列国余习与秦汉新风——秦汉时期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与融合

发布时间:2018-07-02 09:10

  本文选题:列国余习 + 秦汉新风 ; 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摘要】: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大一统帝国的奠基时期,一方面,时代倡导与大一统的社会政治格局相适应的价值观念;而在另一方面,诸侯纷争的列国时期的价值观念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列国余习与秦汉新风有着重大差异,从国体到政体,从政治管理到道德人格,从政权组织到社会力量,从现实生活到学术思想,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贯穿秦汉时期,而建立在家庭本位、专制皇权基础上的"三纲五常"最终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价值观。
[Abstract]:The period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w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unified empire of China. On the one hand, it advocated the values suitable to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pattern of unifi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val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still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maining customs of the various countries and the new style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conflicts of new and old values ran through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from the state system to the polity, from the political management to the moral personality, from the political power organization to the social power, from the real life to the academic thought. On the basis of family-based and autocratic imperial power, Sangang Wuchang finally became the basic valu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et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720003)
【分类号】:K23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孔令梅;;道教承负说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瞿林东;论魏晋至隋唐的历史文献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刘克;;汉代画像石中的佛教环境生存智慧[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曹洁;;宋跋本王仁f+《刊谬补缺切韵》音注补苴[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段伟;;西汉黄河水患与防治制度的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魏宏灿;;建安时期的天灾对建安文学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汪高鑫;;论“通经致用”的经学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程萃文;;儒家的家庭养成教育观及其当代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陈立柱;;说“国必依山川"[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凯;;汉魏之际“大冀州”考[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7 秦臻;;四川东汉陵墓石兽所见丧葬艺术赞助人问题[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姚乐;;关于汉盐渎县的几个问题[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孔祥军;;《汉书·地理志》盐官考[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胡晓明;;西晋后期嗣君之争考论[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雷丹;中国佛教与道教人生哲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吴雯雯;泰山岱顶人文景观的历史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俊林;基本价值观与中美人的社会行为差异[J];宿州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2 耶尔·哈默曼;;巴哈伊花园的美学与人文[J];世界遗产;2014年04期

3 ;[J];;年期



本文编号:2089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89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0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