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丧失与知识忠诚:从谯周生平看蜀汉灭亡原因兼驳地域势力集团矛盾亡国说
本文选题:蜀汉灭亡原因 + 地域势力集团矛盾说 ; 参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摘要】:对于蜀汉灭亡之原因,近年来最具影响的就是不同地域势力集团矛盾说。但仔细考察,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不足的。蜀汉内部的矛盾可能按进取者与保守者来划分会更确切一些。蜀汉的亡国,首先是其政治目标越来越无法实现,对外战争又使国贫民困不断加剧,从而导致域内民众信心普遍丧失;其次是这种信心丧失恰好与当时的普遍认知汇合,以致蜀汉国家认同破裂,谯周劝降后主得以成功。谯周的人生经历恰好生动地展现了这个变化过程。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most influential reason for the fall of Shu Han is the contradiction theory of different regional forces. But on closer inspection, the basis for this statement is inadequate. The contradictions within Shu Han may be more accurately divided between the enterprising and the conservative. First of all, the political objectives of Shu Han's subjugation became increasingly unattainable, and the foreign war made the poor and the poor in the country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resulting in a general loss of confidence among the people in the region; secondly, this loss of confidence coincided with the general understanding at that time. As a result, Shuhan national identity broke down, Qiaozhou persuaded the later master to succeed. Qiaozhou's life experience vividly shows this process of change.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23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罗开玉;;三国蜀汉土著豪族初论[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颜勇;;主客矛盾与蜀汉政权的失败[J];贵州文史丛刊;1993年02期
3 叶哲明;;重评蜀汉姜维北伐[J];兰州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4 李兆成;蜀汉政权与益州士族[J];四川文物;2002年06期
5 尹韵公;谈蜀国灭亡的原因[J];文史哲;1982年05期
6 张承宗,郑华兰;蜀汉人士与蜀汉兴亡[J];襄樊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白杨;黄朴民;;论蜀汉政权的政治分化[J];中国史研究;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陈志华;郑祯诚;;巴蜀时期古愱国源流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程文徽;;汉中羌族文化——傩文化及其现状与保护[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4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6 胡秋银;试论郭泰之不仕不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7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胡秋银;南朝士人隐逸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胡秋银;刘浩;;论永和人物——以刘`晕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赵凯;;汉魏之际“大冀州”考[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4 秦臻;;四川东汉陵墓石兽所见丧葬艺术赞助人问题[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魏学峰;;四川汉代画像砖的艺术价值论[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姚乐;;关于汉盐渎县的几个问题[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孔祥军;;《汉书·地理志》盐官考[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程龙刚;;盐与中国上古文化——立足于三峡地区盐资源与巴文化关系的考察[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2005年
9 侯虹;;西蜀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以秦汉时代为中心的讨论[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2005年
10 吉成名;;汉代食盐产地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雷丹;中国佛教与道教人生哲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张陶然;协议离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吴雯雯;泰山岱顶人文景观的历史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9 刘丽;苗族崇龙习俗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罗开玉;成都武侯祠“攻心”联再研究[J];四川文物;2001年05期
2 雷近芳;试论蜀汉统治集团的地域构成及其矛盾[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澜;;诸葛亮祭祀所见魏晋隋唐制祀的变化[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3年00期
2 ;诸葛亮《前出师表》注译[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4年03期
3 买群;;《三国鼎立》一节教材中的诸葛亮[J];历史教学;1983年08期
4 ;易中天《品三国》[J];政协天地;2007年08期
5 张思恩;;诸葛亮的人才思想和用人实践[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6 左连璧;;“蜀中四相”皆廉洁[J];黄河;2010年06期
7 李泮;;以诸葛亮治蜀为镜[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8 李君惠;;从《出师表》解读诸葛亮[J];文史杂志;2008年02期
9 臧嵘;;诸葛亮为何“躬耕于南阳”?[J];文史知识;2008年05期
10 罗民介;;诸葛亮北伐失败原因新探[J];文史知识;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贾小军;;魏晋时期河西郡守人选情况研究[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邓忠强;诸葛亮坦然自报家产[N];学习时报;2011年
2 吴金华;曹操是“宽宏大量的”吗[N];文汇报;2007年
3 张春文;诸葛亮:滇西滇南不老的传说[N];中国民族报;2005年
4 阿沙巴依;虚构的“隆中对”?[N];西部时报;2004年
5 蒋蓝;李密 独立于世者,湛然无咎[N];成都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易立权;再读陈寿[N];南充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应二;诸葛亮军事活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鹂;蜀汉政权荆襄人才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2 石国辉;斯人已去,,遗爱犹存—诸葛亮思想略探[D];兰州大学;2009年
3 陈绍唐;《三国志》关键人物评价辨疑[D];兰州大学;2007年
4 李丽华;诸葛亮如干问题论析[D];山东大学;2009年
5 张俊荣;三国蜀汉政治集团管理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黄昊;蜀汉荆州集团与益州集团[D];安徽大学;2011年
7 白晓明;秦汉三国时期天水军事活动及文化特征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马骏;三国人才选用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9 陈楠;《三国志注》的特点及学术价值[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进科;三国民族政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02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02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