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社会保障的成就与历史地位
本文选题:宋朝 + 社会保障 ; 参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摘要】:作为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宋朝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实践也发生了有别于前朝的重要转变,由传统的重在救助灾荒转变为较为全面的社会保障。在宋朝,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法规体系、较为完善的仓储备荒体系和系统的福利设施,将社会保障的对象扩大到社会的所有阶层,保障手段的市场化与社会化实施丰富了社会保障的项目及经营方式。宋朝政府性的社会保障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是空前绝后的,并开创了民间慈善的先河,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也对以后各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transition period in the ancient history of China, the social security thought and practice of the Song Dynasty have also undergone important changes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previous period, from the traditional emphasis on relief of famine to a more comprehensive social security. In the Song Dynasty, a relatively complete system of social security laws and regulations, a relatively perfect system of warehousing and dereliction and systematic welfare facilities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objects of social security were extended to all strata of society. The marketization and socialization of security means enrich the social security projects and management methods. The position of social security of Song Dynasty was unprecedented in the ancient history of China, and the social security thought of this period also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later generation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中国社会保障史研究系列”(10XNL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慈善通史”(11&ZD091)子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宋代的贫富差距与收入再分配问题研究”(12AZS005)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宋代乡村社会保障模式研究”(11YJA770068)
【分类号】:D691;K2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子健;刘宰和赈饥——申论南宋儒家的阶级性限制社团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刘倩;;元西域人华化之先导蒲寿[悸踇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陈友冰;;论梅尧臣涉农诗的文学个性及其史学价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王艳;;北宋汴渠水利工程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6 张显运;;宋代耕牛牧养技术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7 邱云飞;孙良玉;;宋代农业自然灾害史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8 马华阳;;宋代麦粟种植的南下及原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9 郭志安;王娟;;北宋水碾xY业中的官私博弈[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10 汪圣铎;读《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札记节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万明;;明代税票探微——以所见徽州文书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李军;;晚唐凉州控制权转移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4 孙文政;孙仁;;金东北路界壕边堡建筑时间考[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4期(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6年
5 杜林渊;张小兵;;北宋时期陕北地区的农业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森;;民间所谓的和田“羊脂玉”和敦煌五代文献中的“燕脂表玉”[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笃才;;中国古代判例考论[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王红;赵婷婷;;论榷盐制度对宋统治的影响[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9 霍有光;;陕西古代金矿开采简史[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1)[C];1991年
10 韩志远;;元代的漳州[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4 闫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5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昊;女真建国前社会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伟婷;吴潜任官庆元府时期词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产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魏蔚;关于契丹建辽的几个重大史实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霍旭东;从汝窑、修内司窑和郊坛窑的技术传承看宋代瓷业的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丁亮;明代役的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8 高璇;两宋时期的海陆民间对外贸易[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袁庚申;宋代福建刻书与文学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亚兰;论画学与宋代绘画[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朝 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J];科学大观园;2009年19期
2 陈满意;;到宋朝做个“凤凰男”[J];廉政w,
本文编号:2105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05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