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符之农业思想初探

发布时间:2018-07-10 12:06

  本文选题:王符 + 重义轻利 ; 参考:《农业考古》2014年01期


【摘要】: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王符所著的《潜夫论》共十卷,涉及经济、哲学、法律、政治等领域,是王符思想的集中体现。书中蕴含有丰富的农业思想:农业是"本"中之本;王符强调"日力"之作用;土地是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崇节尚俭,节约农业资源。并且王符还提出了发展农业的具体措施:强调君主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核心作用;移民垦荒;以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为指导思想发展农业。王符的农业思想反映了东汉工商业经济与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发展的趋势,继承并发展了先秦的农业思想。
[Abstract]:Wang Fu, a political commentator, a writer and a progressive thinker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wrote ten volumes of the book, which deals with the fields of economy, philosophy, law, politics and so on, and is the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Wang Fu's thoughts. The book contains abundant agricultural thoughts: agriculture is the root of "this"; Wang Fu emphasizes the role of "daily power"; land is a very important mea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ang Fu also put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to develop agriculture: emphasizing the central role of the monarch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mmigrating and reclaiming wasteland; taking the view of justice and profit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to develop agriculture. Wang Fu's agricultural thought reflects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economy and feudal land ownership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inherits and develops the agricultural thought of the Pre-Qin Dynasty.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S-09;K23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魏宏灿;;建安时期的天灾对建安文学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程宏亮;;论韩驹诗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孔祥军;;曹操政治战略核心研究——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考察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王思豪;;论桐城派古文选本中的古赋思想——以《古文辞类纂》等主要古文选本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何丽华;东汉封君之封地地理分布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郭浩;;汉文帝“养老令”考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陈慧慧;;中国古代西南农耕经济与西北游牧经济比较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姚远;;中华书局标点本《汉书·郊祀志》及《后汉书·礼仪志》、《祭祀志》标点商兑[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丁邦友;;《管子·轻重篇》粮价考略[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孔毅;杨志才;;王符伦理思想研究三十年[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赵凯;;汉魏之际“大冀州”考[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5 秦臻;;四川东汉陵墓石兽所见丧葬艺术赞助人问题[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立光;;汉画像“鸟啄鱼”图像研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姚乐;;关于汉盐渎县的几个问题[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孔祥军;;《汉书·地理志》盐官考[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10 孙伯欣;吕文亮;;新时期疫病流行与中医瘟疫理论创新的思考[A];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雷丹;中国佛教与道教人生哲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吴雯雯;泰山岱顶人文景观的历史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丽;苗族崇龙习俗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程伊杰;贾谊、晁错政论散文对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彩琴;;从《乔家大院》看传统儒家思想[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郇庆新;“锯树留邻”有感[J];河北农机;2004年03期

3 郇庆新;“锯树留邻”有感[J];湖南农机;2004年06期

4 陈永良;;中国传统社会“崇公抑私”及其后果[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姚蕊;;论阻碍构建现代商业伦理的传统文化因素[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陈朴;富贵·贫穷·堕落[J];农村天地;1994年11期

7 箐欣;;“锯树留邻”有感[J];中国农机监理;2005年06期

8 齐亚丽,蔡和麟,张继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道德建设的思考[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9 王连科;刘国富;;烤烟大王符荣山[J];农村科学实验;1999年12期

10 吴圣龙;曹所江;;传统社会心理再审视——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不可忽视的问题[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毅;杨志才;;王符伦理思想研究三十年[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梁济;;传统义利观与现代道德伦理的重塑[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赵懿梅;;徽商义利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升平;郑琼现;;儒家义利观内涵辨正[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5 罗江文;林鸿程;;谈儒家义利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武吉庆;;关于传统义利观念及其历史变迁的思考[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7 黄海涛;;孔子的经济伦理思想探析[A];孔学研究(第十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三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魏光奇;;历史文化传统与改革的精神机制[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9 詹万生;;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义利之辩与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义利观教育[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10 詹万生;;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义利之辩与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义利观教育[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卜宪群;“富贵未必可重 贫贱未必可轻”[N];光明日报;2006年

2 国防大学研究生院 卢飞;坚持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N];解放军报;2009年

3 ;王符思想研究的当代价值[N];陇东报;2006年

4 曲阜师范大学 张松智;孟子的惟义主义[N];光明日报;2008年

5 肖叶;维护企业品牌恪守商业诚信[N];浙江日报;2004年

6 张绪勇 刘霞;镇原县成立中国·镇原王符文化研究会[N];陇东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丛刚 徐锋;马纯济VS谭旭光:两个山东汉子的“豪门恩怨”[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8 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儒家义利观与现代企业价值取向[N];太原日报;2006年

9 涂可国;儒家文化:我国经济发展的行为规范[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郝齐建;梁小民谈晋商[N];经济视点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晓敏;王符《潜夫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陈晨捷;论儒家思想对西汉社会风尚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9年

3 马婷婷;汉代情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璐;晚清义利观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成良斌;文化对我国技术创新及其政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蒋泽枫;王符《潜夫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新宾;王符《潜夫论》政治批判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佳j;王符的心理学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成敏;王符《潜夫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刘雪梅;王符《潜夫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黄鹏裕;《潜夫论》治道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迅霞;论王符的道德精神[D];河南大学;2006年

7 郭君铭;王符道气思想发微[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侯波;王符的无神论思想探略[D];河北大学;2003年

9 李云;论王符政治思想及其哲学基础[D];河南大学;2008年

10 刘华堂;古代中西方义利观之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133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133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5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