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宁夏荒政评述
[Abstract]:Ningxia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inland, living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northern plain, the southern mountain area, the topography is complex, the climate is changeable, all kinds of natural disasters occur alternately. Although some rescue measures were taken by the authorities after the disaster,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class, they did not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people's life and social problems. In Ningxia, the information about natural disasters and rescue measur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very rich, but also scatter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disasters, measures of famine administration, rescue effect and rescue mechanism, the author tries to make an inductive study on the famine policie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作者单位】: 宁夏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K2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向军;清代前期的荒政与吏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03期
2 于志勇;清代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荒政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倪玉平;;试论清朝的常平仓[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赵昭;;论明代的民间赈济活动[J];中州学刊;2007年02期
5 付凯强;田一颖;刘利民;;秦汉时期水灾与荒政述论[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奚丽芳;;清乾隆朝荒政研究述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7 李亚光;;论西周的荒政理论[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颜培建;张金铣;;蒙元时期的灾荒与荒政[J];理论学刊;2011年04期
9 陈业新;地震与汉代荒政[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10 陈业新;两汉荒政初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郑二红;盛邦跃;;试析徐光启的荒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2 赵荣光;;饥荒与明朝政治关系试论[A];食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5食文化与食品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张兆裕;;明代荒政中的报灾与匿灾[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4 李俊丽;;明代前期北方地区的灾荒与荒政[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5 宫长为;;说“丧荒”——《周礼》官联内容考辨之三[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6 周致元;;明代对凤阳府的灾蠲[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朱贤杰;朱贤才;;朱熹与衢州[A];朱熹与武夷山学术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荒政学研究的新视野[N];光明日报;2010年
2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郑南;明朝兴亡:跳不出的荒政死结[N];光明日报;2011年
3 张兆裕;晚明富民的救荒[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倪玉平;谈清代的“荒政”[N];北京日报;2008年
5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余新忠;遗失的传统:明清时期的民间社会救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6 王敏;“实体”“达用”[N];学习时报;2006年
7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 赵玉田;“救灾天子”朱元璋[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李文海;官员尸位与胥吏擅权[N];光明日报;2005年
9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赵玉田;天灾与“洪武之治”[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亚光;周代荒政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高峰;北朝灾害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亚利;魏晋南北朝灾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张祥稳;清代乾隆时期自然灾害与荒政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张高臣;光绪朝(1875-1908)灾荒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王璋;灾荒、制度、民生—清代山西灾荒与地方社会经济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7 闫娜轲;清代河南灾荒及其社会应对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8 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振宇;宋代荒政变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韬岚;试论清代陕南地区的荒政实施[D];复旦大学;2010年
3 王志航;宋代荒政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4 宋凤英;六朝荒政[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魏伟;宋代荒政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彭鹏;《赈豫纪略》与明朝万历年间河南荒政[D];郑州大学;2011年
7 黄平芳;六朝荒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奚丽芳;清乾隆朝荒政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刘旭东;明代河南灾荒与荒政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肖发生;明前期荒政中的腐败问题研究(1368—1487)[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25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25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