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舆论思想探源

发布时间:2021-08-12 09:35
  舆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政治家和思想家对舆论现象的理论思考、制度化建设和政策设计,构成了政治思想范畴内的“舆论思想”。先秦时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肇始阶段,特别是在被雅斯贝尔斯称为“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时期,更是发生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哲学的突破”,在这个突破中也萌芽和发育了较为丰富的“舆论思想”之树。本文对先秦时代的舆论活动的概况、舆论形态的类别、舆论制度的萌芽进行了考察,对先秦舆论思想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渊薮进行了探索,对诸子百家舆论思想进行了梳理,以期有助于人们理解先秦社会由原始民主制到君主制,乃至向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转变的历史进程及其性质;也希望通过对先秦舆论思想的研究,为现代社会的舆论政策设计、舆论制度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通过研究,本文获得的总结论是:虞夏、殷商、西周三代王朝保留了原始氏族民主的大量孑遗,在君主制下的贵族政治生活中,统治阶级对贵族谏议、平民庶众舆论的尊重是维持其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这个时期的政治家已经提出一些比较重要的舆论命题,实现了舆论思想的发轫。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在对社会治乱的思考中,不仅以理论形态的舆论辩难构成了“百家争鸣”的观念运动,也形成了“和”、“同”对立的两大舆论思想流派。儒家以三代特别是西周的社会、制度和思想为观照系统,提出了以“和”、“礼”为核心内涵的舆论思想,形成了先秦舆论思想的主流,对构筑中国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法家和墨家的舆论思想则以“同”、“一”为主要特征,特别是战国中晚期法家的舆论专制思想和政策对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的确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21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绪论
    一、研究主旨和范畴
    二、既往研究的简要回顾
    三、研究方法和撰述理路
上篇:先秦舆论概论
    第一章 “舆论”概说
        第一节 “舆论”的概念
            一、西方“舆论”概念的形成
            二、我国古代“舆论”概念
            三、我国现当代“舆论”概念
        第二节 “舆论”概念的语源学考察
            一、“舆”和“舆人”的本义
            二、春秋时期“舆人”的阶层属性
            三、“舆人”与“国人”的关系
            四、“舆人”是否拥有私有车舆
            五、战国时代的“舆人”
        第三节 先秦舆论的基本性状
            一、舆论的主体——公众
            二、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
            三、舆论的存在形式——意见
            四、舆论的质量——理性与非理性成分
            五、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的正负向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先秦舆论形态
        第一节 舆论的媒介形态演进
            一、手势与肢体动作形式的舆论
            二、口语形式的舆论
            三、文字形式的舆论
        第二节 先秦舆论形态稽考(上)
            一、诗诵类舆论
            二、谣谚类舆论
        第三节 先秦舆论形态稽考(中)
            一、言语类舆论
            二、论说类舆论
        第四节 先秦舆论形态稽考(下)
            一、谶占盟誓类舆论
            二、铭文、著书类舆论
        第五节 先秦舆论传播特点
            一、传播范围狭小,跨地域传播有限
            二、平面流传性强,历史传承性差
            三、文学艺术性强,伪饰扭曲民意者众
            四、诡异莫测,巫术神秘色彩浓
        本章小结
中篇:先秦舆论思想的历史渊源
    第三章 夏商周王朝的社会进程与舆论
        第一节 氏族民主制下的舆论习俗
            一、氏族民主制
            二、部落战争中的士、庶之分
            三、“绝地天通”对舆论的控制
        第二节 尧舜禹禅让制下的部族联合体
            一、《尧典》所反映的尧舜禹禅让
            二、尧舜时代的重大政治发明
            三、尧舜禹禅让与军事民主制的不同
        第三节 夏商君主制的社会结构
            一、夏启开创君主制“家天下”
            二、夏商君主制的社会阶级结构
            三、“高宗谅阴”新解
            四、夏商王朝对社会舆论的巫术控制
        第四节 西周封建君主制的舆论秩序
            一、西周王朝肇基与“管蔡流言”
            二、西周分封制及其社会阶级结构
            三、西周对社会舆论的礼乐控制
            四、西周末年的舆论混乱
        第五节 春秋战国的社会巨变和“百家争鸣”
            一、世袭贵族政治体制的崩解
            二、士阶层的崛起
            三、士人理论学派性舆论的激荡——“百家争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先秦舆论思想的“民本”渊薮
        第一节 夏殷时代民本思想的萌芽
            一、虞夏时代民本思想的萌芽
            二、殷商时期民本思想的初步发展
        第二节 周初民本思想的理论提升
            一、周公对西周政治思想体系的结构性建设
            二、周公的舆论思想命题
        第三节 邵穆公和太史伯的舆论思想
            一、邵穆公的舆论疏导论
            二、太史伯的“和同”论
        第四节 春秋时代民本思想的勃兴
            一、人本思想的发育
            二、民本思想的重要发展
        本章小节
    第五章 上古舆论制度的萌芽
        第一节 谏议制度
            一、“谏”字的出现和“谏官”的设置
            二、三代谏议制度的历史追述及其演化轨迹
            三、王朝季世对谏议制度的破坏
        第二节 巡守制度和“询国人”制度的舆论内涵
            一、三代巡守制度的沿袭
            二、巡守制度的渊源及其舆论内涵
            三、“询国人”制度考索
            四、战国巡行制度中有关征询舆论的内容
        第三节 采风制度与“诗谏”
            一、周代采风制度的文献实证
            二、“乐官”的规谏之责
            三、采风制度与“诗谏”
        第四节 史官制度与“史谏”
            一、殷周史官的规谏、监察功能
            二、周代史官“直书”的舆论监督功能
            三、周代史官制谥的评价功能
        本章小结
    附录:先秦“思想言论罪”稽考
下篇:先秦诸子舆论思想的分野
    第六章 春秋时代重要政治家的舆论思想
        第一节 管子和郭偃的舆论思想
            一、管子的舆论思想
            二、郭偃的舆论思想
        第二节 子产和晏婴的舆论思想
            一、子产的舆论思想
            二、晏婴的舆论思想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儒家的舆论思想
        第一节 孔子的舆论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及其思想核心
            二、孔子“和而不同”的舆论价值论
            三、孔子“非礼勿言”的舆论控制论
        第二节 孟子的舆论思想
            一、孟子生平及其师承、著述
            二、孟子舆论思想的人性论和民本论基础
            三、孟子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荀子的舆论思想
            一、荀子舆论思想的性恶论和礼论前提
            二、荀子的社会舆论思想
            三、荀子以刑杀惩治异端邪说的主张
            四、荀子的谏议思想
        本章小节
    第八章 墨家和法家的舆论思想
        第一节 墨子的舆论思想
            一、墨子思想的基本阶级属性
            二、墨子“尚同”的舆论思想内涵
            三、墨子考察舆论和言论规范的三原则
        第二节 商鞅与《商君书》的舆论思想
            一、商鞅的思想渊源
            二、商鞅变法及其舆论政策
            三、《商君书》的舆论控制论
        第三节 韩非子的舆论思想
            一、韩非与《韩非子》概说
            二、韩非子对舆论价值和传播律的认识
            三、韩非子的舆论控制论
        本章小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相似文献】

相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荣华;;从政治角度看先秦民本思想的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7期

2 秦丽萍;;先秦儒家正义理念研究——细品《论语》[J];学理论;2011年23期

3 彭民权;;先秦儒家经典对楚国形象的书写及其文化逻辑——以《论语》、《孟子》、《荀子》为中心[J];文化与诗学;2011年01期

4 孙合肥;;安徽出土先秦有铭铜器述略[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孔宾;;从礼制到节庆——先秦两汉时期社祭的变迁[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6 曾文芳;;试论先秦杂家的和谐政治观[J];华夏文化;2010年04期

7 曾小梦;;先秦儒家典籍中的《诗》文化[J];社会科学家;2011年08期

8 徐咏平;;先秦古玺章法布势探析[J];新美术;2011年03期

9 刘诗竹;;浅说先秦游士之风[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10 李海霞;;汉语“可能”、“必然”意义表达的发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保国;先秦舆论思想探源[D];吉林大学;2009年

2 潘俊杰;先秦杂家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3 翟建宏;管子经济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4 戴庞海;先秦冠礼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5 皮伟兵;先秦儒家“和”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永平;先秦的卜筮与《周易》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程远;先秦战争观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8 李梅;先秦服饰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王洪涌;先秦两汉商业词汇—语义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瑞雪;秩序与人:先秦儒家法思想新论[D];西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俊国;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的几点思考[D];郑州大学;2005年

2 瓦永乾;《管子》的法律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施晓风;辨析几组先秦同义词[D];苏州大学;2005年

4 刘耐冬;先秦秦汉时期金银工艺及金银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汪涛;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单永莲;先秦儒家军事思想探索[D];郑州大学;2007年

7 李曙光;先秦儒家荣辱观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吴庆敏;试论先秦至秦汉士人精神[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孙尊章;先秦时间副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丽花;先秦道家养生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55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55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0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