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江西书院及其发展的社会环境
本文关键词:宋代江西书院及其发展的社会环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四川大学》 2005年
宋代江西书院及其发展的社会环境
弋杨
【摘要】: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用文本分析和史实阐述相结合的方法,对宋代江西书院的基本状况及其与文化、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江西书院在宋代十分兴盛,推动书院兴盛的原因是什么呢?宋代江西书院是在什么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发展兴盛的呢?本文尝试对这些问题作一些探索。除导论外,全文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章:宋代江西书院的兴盛面貌。 江西书院始于唐末五代,是中国古代书院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自此以降至于明代,江西书院的数量都位居全国前列。宋代尤其如此,其教学和规制堪称书院“典范”,涌现出白鹿洞书院、濂溪书院、象山书院、白鹭洲书院、鹅湖书院等有名的书院,留下了像朱熹、陆九渊等一批大家的足迹。 第二章:宋代江西书院兴盛的思想文化动因。 唐末五代以及北宋的儒学复兴运动,给书院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儒学复兴思潮源于北方,以韩愈等人为代表,经过五代的发展,到北宋后进入高潮。在官学废缺的情况下,以复兴儒学为宗旨的书院逐渐发展起来,儒家私学传统在书院中找到了传承。南宋时期,随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4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丽君;宋代江西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2 刘欣昀;宋代书院的教育管理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民生;略论宋代地域文化[J];历史研究;199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郭琳;五代十国的流民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程宏亮;;论韩驹诗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张珍珍;;教会学校与安徽教育近代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陈瑞;;元代安徽地区的书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陈尚胜;;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研究刍议[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9 丁雨晴;庄华峰;;略论传统社会保障中的以工代赈——以宋代长江下游圩区为中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施雱;;欧洲中世纪大学与中国宋代书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冰雁;;大宋的科技为何在当时能够叫响世界[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李忠;;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目标定位及其发展走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金林祥;;试论清末书院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应方淦;;明代中国书院举业化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周险峰;周训梅;;士的崛起及其对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熊明安;;元明时期设立社学开创了我国普及初等教育的先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蔡克荣;;清代书院的经费运作[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姚宏杰;;汉代博士选试制度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师吉金;;试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家庭状况的变迁[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景平;;士与二十世纪的实践性儒学——试论刘尔炘的思想、实践及其意义[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3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曹志红;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殷慧;朱熹礼学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宋诚挚;中医学的思维模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10 田建荣;中国考试思想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路莹;洋教习与晚清新式学堂的建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秦偲嘉;明代两淮灶户社会生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娟;蒋士铨诗歌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珊珊;明代辽东的教育与科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丁亮;明代役的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卫钰;康雍时期云南铜矿业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左珂;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黄漫远;明中后期儒学平民化进程中书院教师角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亚兰;王安石咏史诗与北宋中期政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雱;;欧洲中世纪大学与中国宋代书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彭琦;宋代书院及其与西欧中世纪大学之比较[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7年01期
3 丁金华;宋代书院谈略[J];图书与情报;2003年01期
4 张玉蓉;宋代书院办学特色述评[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吴洪成;;宋代重庆书院与学术文化的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6 屈云;丁莉娟;;宋代书院——中国古代成人教育雏形[J];成人教育;2006年11期
7 邓洪波;宋代湖南书院与湖湘文化的形成[J];船山学刊;2005年02期
8 华琼;;宋朝的书院[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9 谭甲文;;宋代书院的管理模式探析[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10 尧新瑜;试论流坑董氏家族教育的科举性与家族性[J];抚州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锡涛;宋代江西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劲松;北宋书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显运;简论北宋时期的河南书院[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简虎;宋元之际江南书院社会教化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晏富宗;宋代书院师生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曹俊平;宋代书院教学管理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5 郭小曼;宋代书院经费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6 吕红安;张栻书院教学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7 徐伟;朱熹与南宋闽北书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贝广勇;宋代书院管理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李强;简论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及启示[D];厦门大学;2008年
10 丛迪;宋代书院教学管理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锦良;崔丽君;;宋代江西民间书院与地方社会新论——以地方知识阶层的参与为视角[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杰;两宋江西的官学、书院与科举[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宋代江西书院及其发展的社会环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6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6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