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品官命妇获封赠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12 08:18
【摘要】:金代妇女获得朝廷封赠品官命妇封号,主要途径是依靠家庭成员中品官达到一定品阶后的推恩。当品官达到封赠标准时,作为品官妻室的正室、继室均可从夫荣而受封,次室受封赠,其夫至少为一字王或爵级正从一品以上。作为品官母辈,凡符合封赠资格,品官家庭中嫡母均可凭子贵受封赠为品官命妇;庶母、继母若凭子贵而受封赠,其子至少为一字王或正从三品以上爵。金代妇女亦可凭孙、曾孙辈贵而受封,但其孙、曾孙至少或为一字王,或为正从三品以上爵。同时,金代少部分妇女亦可通过自身功绩而受封为品官命妇。金廷通过诸多途径封赠品官命妇,最终仍是稳定官员、标榜这类女性美德与达到社会教化的目的。
[Abstract]:In Jin Dynasty, women received the title of imperial court gift official, the main way was to rely on the family members to achieve a certain order of the promotion of goods. When the officer meets the standard of the gift, the room as the wife's room can be sealed from the husband's honor and the second room, the husband is at least one word king or more than one pint. As a good official mother, all eligible to meet the title of gift, the first mother of the official family can be given by the son of the official woman; Shu mother, stepmother with the son and receive a gift, the son of at least one word king or from more than three pin-jue. Women in the Jin Dynasty were also honored by their grandsons, great-grandchildren, or at least one word king, or from three or more. At the same time, a small number of women in the Jin Dynasty can be appointed as women by virtue of their own merits. Through many ways, Jin-ting was still a stable official, touting this kind of female virtue and achieving the goal of soci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古代东北民族的"中国"认同与民族凝聚力研究”(10YJA770072),项目负责人:赵永春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历代边疆治理研究”(10JJD0008),项目负责人:赵永春
【分类号】:K246.4;D6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冯永谦;金刘元德墓志考——兼考五代刘仁恭一族世系[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年01期

2 罗平;郑绍宗;;河北新城县北场村金时立爱和时丰墓发掘记[J];考古;1962年12期

3 秦大树;;北京市海淀区南辛庄金墓清理简报[J];文物;198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波;;北宋对“归明人”的法律控制[J];北方论丛;2009年06期

2 岳升阳;金中都历史地图绘制中的几个问题[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3 马洪路;金信武将军刘元德墓志补正[J];北方文物;1985年03期

4 马强;论宋代历史地理学文献兴盛原因[J];图书与情报;2005年02期

5 郭姝伶;;历史地理学视野下的客家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3期

6 汪超;;明人夏言词与稼轩词比较刍议——以夏辛二人信州词作为中心[J];长江学术;2008年02期

7 王可喜;;南宋诗人王阮生平事迹考[J];长江学术;2009年02期

8 余霞;;陆游、范成大巴渝诗异同之原因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孟莉娟;;宋代四川地区旅游服务业繁荣发展的原因探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10 李景初;朱晓燕;;宋代江南地区旅游者的旅途食宿方式探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泽洪;熊永翔;;佤族宗教的特质及其文化意义[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汪超;;明人夏言词与稼轩词比较刍议——以夏辛二人信州词作为中心[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曲如意;孙文钟;;试析宋代史料笔记中医药学资料的研究价值[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屏;两宋词雅化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朝阳;宋代士人经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成福;唐宋农民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马邦乐;北宋书画鉴藏风尚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7 周晴;河网、湿地与蚕桑[D];复旦大学;2011年

8 魏华仙;宋代消费经济若干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9 张金花;宋诗与宋代商业[D];河北大学;2005年

10 刘静;周密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伟婷;吴潜任官庆元府时期词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英菊;范成大《石湖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郑青青;越南民间信仰中的中越异源鬼神圣崇拜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欧阳秀敏;宋代占卜风气中的士人行为与心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X;南宋“中兴四大家”词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姜宾;金中都地区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贾连港;宋代内禅政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韩迎迎;宋代药材产地、市场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林庆;明清广西社会发展中的女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王瑞;明清时期汉江流域中药材地理初探(1368-1911)[D];暨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峰;金代酒务官初探[J];北方文物;2000年02期

2 吴宏岐;略论金代的漕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03期

3 谢志诚;论金朝河北人口增长的原因[J];河北学刊;1986年02期

4 _5博泉;金代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与租佃关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年04期

5 程妮娜;《遗山文集》与史学[J];史学集刊;1992年02期

6 董克昌,雨君;金代知识分子政策浅析[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6期

7 韩世明;金史女真史研究的新进展——第三届全国金史女真史学术研讨会综述[J];北方文物;2005年02期

8 李冬楠;;金上京研究综述[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9 武玉环;论金代女真的宗教信仰与宗教政策[J];史学集刊;1992年02期

10 张泰湘,吕和咏,康波;论金代女真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凤霞;;金代直臣路铎[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2 彭占杰;;论金东北路长城及金长城线出土之官印[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4期(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6年

3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李秀莲;;亚沟摩崖石刻族属考释[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乔幼梅;;金代货币制度的演变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6 刘森;;金代纸币的二等制研究[A];辽、金、西夏、元货币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2年

7 王岗;;宣南地区的辽金寺庙与碑刻[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史专题研究[C];2007年

8 程大鲲;;清代诰敕命制度探析[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9 默书民;;金元时期冀州社会管窥[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10 叶真铭;;元代的昏钞处置制度[A];钱币文论特辑(第三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丛明宇;“半拉城子”出土完整“金代青砖”[N];哈尔滨日报;2006年

2 ;金源文化 千年文脉余韵长[N];哈尔滨日报;2006年

3 殷宪;大同进士杂谈[N];大同日报;2010年

4 马洪;中书门下之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5 程岩 本报记者  唐小清;打击盗掘文物刻不容缓[N];黑龙江日报;2006年

6 吴树国;金代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N];光明日报;2006年

7 景爱;北京的前身——金中都[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赵世强、李圣哲、高志顺;唐县都亭考古取得重要发现[N];河北日报;2006年

9 张志良 杨玉清;齐齐哈尔建城880年考证[N];齐齐哈尔日报;2006年

10 邢照华;历史上的60岁退休制[N];人民政协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君;金代宗室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宏;金代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雷;金代吏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徐洁;金代祭礼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刘晓飞;金代汉族家庭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贾淑荣;金代武将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夏宇旭;金代契丹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宋立恒;金代社会等级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孙昊;女真建国前社会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浩楠;金末义军与晚金军事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晔;金代修史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李潇;金代市场探析[D];河北大学;2009年

3 王对萍;金代女性政治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猛;金代水利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庞倩;试论金代对正统地位的塑造[D];宁夏大学;2013年

6 冯娟娟;金代西京文化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7 张鑫;金代女真进士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8 王晓帆;元代封赠制度三题[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9 裴铁军;金代交钞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姜宾;金中都地区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78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78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8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