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天文“作伪”现象及其原因探析
[Abstract]:Under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government, the compilation of calendar, the creation of astronomical instruments and the observation of celestial phenomena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have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However, behind the brilliance,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in the astronomical work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hich resulted in the phenomenon of fraud. The reasons were mainly from two aspects: first, from the angle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the value conflict between imperial power politics and astronomy. The lack of effective supervision mechanism in astrology and the hereditary system of astronomical occupation lead to the phenomenon of fraud. Secondly, from the personal level of technical officials, the subjective reasons for astronomical personnel to be false are to use power for personal gain, to perfunctory and to rush for success. The excessive involvement of imperial power politics in technical work and the thought of technical officials seeking personal use of technology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astronomical work, while proper government supervision and independent exploration by scholars with clear objectives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stronomy.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分类号】:K2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凤先;中国古代异常天象观对社会影响的历史嬗变[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绪武;;《醒世姻缘传》词语拾遗[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巩聿信;;《聊斋志异》与杂纂[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3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4 赵爱华;;《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5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桑扎;贡保扎西;;论唐代的和亲政策和民族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7 刘洪强;;“东吴弄珠客”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8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9 陈春勤;;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的内容与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10 王成兴;中国古代对潮汐的认识[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刘临安;冯超卿;;北京孔庙建筑型制及外部空间特点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3 李雪洁;刘树勇;;张钰哲与《宇宙》期刊[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万明;;明代税票探微——以所见徽州文书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5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6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7 周桂钿;;批儒后的反思[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姚宏杰;;汉代博士选试制度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李军;;晚唐凉州控制权转移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10 孙文政;孙仁;;金东北路界壕边堡建筑时间考[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4期(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产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魏蔚;关于契丹建辽的几个重大史实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霍旭东;从汝窑、修内司窑和郊坛窑的技术传承看宋代瓷业的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丁亮;明代役的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8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马英菊;范成大《石湖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和钧;;中国历代天文机构和天文学家的地位[J];科学;1989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天力、天测、天文技术、时频分会场日程[A];中国天文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赖玉成;;社会团体在终身学习社会中之角色与功能——以嘉义市天文协会为例[A];第六届海峡两岸天文推广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崔向群;;天文望远镜的进展与展望[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 严俊;TMT,抢占天文科技制高点[N];人民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茹希佳;崔向群:脚踏大地遥望星空[N];中国妇女报;2010年
3 中科院数理学部天文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组;天文学科未来发展及政策措施[N];北京科技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刘垠;“大视场兼备大口径”突破半世纪天文学难题[N];大众科技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忠;天文图象高分辨重建及空域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3年
,本文编号:2246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246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