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除道,十月成梁”考——兼论秦汉月令之统一性

发布时间:2018-10-13 07:13
【摘要】:"九月除道,十月成梁"一语见于先秦与秦汉文献,青川秦牍、张家山汉简、悬泉置壁书等秦汉出土法律文书中也有相似规定。除道、为桥、修堤等役作重复出现在不同月份皆有其特定的含义和目的。"九月除道,十月成梁"相关的律法规定虽与《礼记》、《吕氏春秋》等文献表述不同,但存在相互联系,内容上也具有统一性。这种秦汉月令的统一性可从四时物候稳定、月令制度传承和秦汉律令全国通行三方面得到解释。
[Abstract]:The term "September, except Road, October Chengliang" appears in the documents of Pre-Qin and Han dynasties, Qingchuan Qin slips, Zhangjiashan Han bamboo slips, hanging spring wall books and other legal documents unearthed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repeated appearance of road, bridge, embankment and so on in different months has its specific meaning and purpose. " Although the relevant legal provisions in September and October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Book of Rites and Lu's Spring and Autumn, they are interrelated and unified in content. The unity of the lunar order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can be explaine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stability of the 04:00 phenology, the inheritance of the lunar order system and the national usage of the laws and decrees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分类号】:K23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喜辰;“开阡陌”辨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02期

2 罗二虎;中日古代稻作文化──以汉代和弥生时代为中心[J];农业考古;2001年01期

3 佐佐木正治;三足架与拨镰——四川早期铁器的特殊性和古蜀民的汉化过程[J];四川文物;2003年06期

4 许凌虹;《说文》“玉”部字与古代玉文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张强;道德伦理的政治化与秦汉统治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常森;;《两都赋》新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李元;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J];北方论丛;2000年04期

8 李智勇,樊宝敏;21世纪中国林业发展的生态文明观[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萧放;秦至汉魏民众岁时观念初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10 张荣强;从计断九月到岁终为断——汉唐间财政年度的演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姜玉梅;;略述青川郝家坪木牍之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鲁瑞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子羔》感生神话内容析论——兼论其与两汉经说的关系[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3 周凤五;;上博六《庄王既成》、《申公臣灵王》、《平王问郑寿》、《平王与王子木》新探[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杨华;;说“举祷”——兼论楚人贞祷的时间频率[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萧放;;“风俗”论考[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沈鸿;;《大雅》、《周颂》不载尧、舜传说考论——兼谈周文化与夏文化的亲缘关系[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二虎;西南汉代画像与画像墓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洪石;战国秦汉漆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4 何宏波;先秦玉礼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5 傅绍良;唐代谏官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戴兆国;孟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8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田广林;中国北方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一农;汉赋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盖志芳;民国礼学的历史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肖辉;青川木牍辑考[D];安徽大学;2007年

3 秦慧颖;福建古代的动物神灵崇拜初探[D];厦门大学;2002年

4 夏凌霞;《晏子春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万彩红;论先秦时代的生物保护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邢培顺;刘向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萨兴哲;儒家经济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华侨大学;2003年

8 岳宗伟;先秦儒家家庭观探索[D];郑州大学;2003年

9 杨敏;论《淮南子》的德育思想[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先文;《<淮南子>哂兆⒀第囔芯俊 [D];安徽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67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267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9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