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江南地区私人授学的发展及影响
[Abstract]:With the collision of multiculturalism, the scale and form of private schools in Tang Dynasty have reached an unprecedented level, which is especially evident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f private teaching in Tang Dynas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ulticulturalism, hoping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researchers.
【作者单位】: 山东万杰医学院中文教研室;
【分类号】:K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绍东;;论秦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地位与多元文化[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齐秀生;;春秋战国时期的多元文化与人才[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井海虹;白春燕;;靖边宇文氏父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4 袁凌钰;郭伟;;两宋交替时期教育嬗变的因素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6期
5 向明;;兼容并包——魏晋时期儿童教育述论[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王绍东;;论秦汉时期河套地区的多元文化类型[J];河套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7 崔红芬;;多元文化对西夏丧葬习俗的影响——以河西地区为中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6期
8 刘明;;多元文化背景中的不忽木——解读:[仙吕·点绛唇]《辞朝》[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费驰;;从清代东北居民宗教信仰管窥文化之多元变迁[J];学习与探索;2010年05期
10 苏日娜;;蒙元服饰研究综述[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韩志远;;论元代闽南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刘军;多元文化是建国兴邦的基础[N];光明日报;2006年
2 魏军;满学研究的新拓展[N];中国民族报;2006年
3 贾建飞;美国的新清史研究: 强调清朝多元文化与满族人的民族认同[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李文昌;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综述[N];中国文物报;2006年
5 周凡恺;《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呈现唐朝长安多元文化[N];西部时报;2009年
6 彭博;元大都研究具独特历史文化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白秀梅;元代宫廷服饰制度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6年
2 赛娜;清代内蒙古西部城镇发展[D];内蒙古大学;2008年
3 王文娟;元代少数民族科举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68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268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