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赣关的设置及管理制度
[Abstract]:The developed shipping of Ganzhou and its central position in Dayuling Commercial Road provided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setting up of Ganguan in Qing Dynast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collection of customs duties, the Qing government tried to control the customs duties 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system restraint and examination and inspection.
【作者单位】: 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研究生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由盛转衰——中国近代史上的常关制度”(09BZS024)
【分类号】:K249;F75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超;清代海外贸易政策的演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杨琰;清季新疆屯田对当地少数民族人口的影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宝玉柱;清代蒙古社会转型研究——社会政治转型的客观原因:女真崛起[J];满族研究;2003年01期
4 刘敏;清代赫哲族在捍卫建设东北边疆中的贡献[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5 聂红萍;清代前期新疆州县以下基层制度的演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张世明;清代宗藩关系的历史法学多维透视分析[J];清史研究;2004年01期
7 杨伟兵;清代黔东南地区农林经济开发及其生态-生产结构分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01期
8 饶伟新;清代山区农业经济的转型与困境:以赣南为例[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02期
9 杨国安;;救生船局与清代两湖水上救生事业[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张艳丽;;试论清代晋南地区黄河滩地的争夺事件——以永济县为中心兼论州县官的行政职能[J];运城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魏章柱;;清代台湾学校教育及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2 王一帆;孔云峰;姚俊刚;;河南省清代1809-1819、1836-1881年两时段县级赋税GIS[A];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丁海斌;陈凡;;论清代科举与“官科技”[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张民服;;试论清代中原经贸业的发展[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5 杜宇;孙敬明;;从有关铭刻看战国时期赵之兵器冶铸手工业[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6 吴建雍;;清前期榷关及其管理制度[A];纪念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建立十周年历史研究所研究成果论文集[C];1988年
7 蒲霞;;论清代前期淮河流域航运的管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8 杜家骥;;清代部院对八旗事务的管理制度[A];清代政治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连启元《明代的狱政管理》出版[A];中国明史学会通讯(第5期)[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一谋;清代对人瑞有奖励[N];人民政协报;2000年
2 朱玉宝;清代官员的任用制度(四)[N];中国人事报;2000年
3 王思治;简论清代的国家统一[N];光明日报;2000年
4 黄开林;岚皋清代禁赌碑[N];陕西日报;2001年
5 陈易新;中医诊断学在清代的发展[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钱振峰;乾隆与清代玉器[N];中国商报;2002年
7 杨红 刘鹏九;清代的卖地契约[N];中国档案报;2000年
8 马树康 夏维荣;清代喀什铸币小考[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0年
9 主持人 李国荣;严防严惩:清代打击科场夹带作弊[N];中国档案报;2001年
10 卢经;清代贡茶与茶贡[N];中国档案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t ;清代广东盐业与地方社会[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周奇;唐代宗教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周邦君;乡土技术、经济与社会[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4 杨煜达;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D];复旦大学;2005年
5 毛晓阳;清代江西进士丛考[D];浙江大学;2006年
6 王雪华;清代吏胥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黄海云;清代广西汉文化传播研究(至1840年)[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赵树廷;清代山东对外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刘丽君;清代顺康两朝科道官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眭骏;王芑孙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璐;清代蒙古行政法律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彩虹;清代阿拉善和硕特旗藏传佛教历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周之良;清代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地区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一容;清代官吏惩戒制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康欣平;清代陕西关中市场探析[D];西北大学;2005年
6 秦兆祥;清代热河都统的设立与职能演化[D];内蒙古大学;2005年
7 杨群;冲突与调适[D];兰州大学;2006年
8 谭小军;清代江西民间秘密教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岳现超;清代广西社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丹阳;清代海南岛农业经济地理初探(1652-1911)[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74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274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