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统衡永之

发布时间:2018-10-18 18:08
【摘要】:八旗制度是清朝一个最根本的社会制度。"都统衡永之印"是清代八旗制度的一个重要实物证据,《八旗各营职任官员额设数目表》是反映民国北洋政府期间京畿地区八旗各营职任官员额设数目设置的重要依据和民国期间清代八旗制度继续存在的重要文献。
[Abstract]:The eight banners system was on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social systems in the Qing Dynasty. " "the imprint of du Tong Heng Yong" is an important physical evidence of the eight Banner system in Qing Dynasty. < Table of the number of eight Banner officers in each camp post] is an important reflec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umber of each battalion official in the eight Banner of Beijing reg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Beiyang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ccording to and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eight banners system continued to exist important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分类号】:K249;D69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佳华;八旗制度概述[J];北方文物;1993年02期

2 佟佳江;清代八旗制度消亡时间新议[J];民族研究;1994年05期

3 陈佳华;八旗制度研究述略[J];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05期

4 杨天石;光绪皇帝的新闻思想[J];炎黄春秋;200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孙静;;补遗漏、订舛误、清疑窦——《钦定八旗通志·旗分志》按语初探[J];史学集刊;2011年06期

2 裴晓军;;试论晚清政府对西方近代报业的认知与调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李剑峰;;民初吉林省筹办旗人生计述评[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淑琴;中国近代维新政治思潮的兴起[D];吉林大学;2009年

2 梁娟娟;清代谏议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德新;清末新政与八旗社会[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郭学文;清朝新闻控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江红春;清朝东北副都统衙门建置沿革的初步研究[D];大连大学;2007年

5 张乾;清代旗人刑事司法特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范传南;乾隆朝八旗汉军出旗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程志野;试论天聪年间后金政权对朝鲜与蒙古的经略[D];延边大学;2009年

8 孙浩洵;满语官职称谓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敬;周曦;;八旗制度与满族共同体认同的建构[J];满族研究;2008年01期

2 彭晓波;;从老舍的国家至上看八旗制度对满族文化的影响[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张佳生;王明霞;;八旗制度对满族的文化整合[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2期

4 郑川水;;辛亥革命与八旗制度的崩溃——略论辛亥革命对满族的影响[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5 李典蓉;;由氏族到八旗——满族民族认同中的矛盾现象[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06期

6 杨永琴;浅谈清代八旗[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04期

7 张迪;;广博与新奇——评《八旗十论》[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2期

8 徐凯;清代八旗制度的变革与皇权集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5期

9 宋立;綦中明;;“五陵少年”与“八旗子弟”探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许会娟;;浅谈清代八旗的建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黄圆晴;;试论清代侍卫的选官与管理[A];清代政治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徐丹O,

本文编号:2279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279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4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