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学派与南宋温州区域文化的进展
[Abstract]:As a case,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Wenzhou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represented by Yongjia School, illustrat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ultural center and the marginal area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input-feedback mode.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the second stage of Taoism to Wenzhou,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at this input changed the cultural marginal position of Wenzhou in the early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 third chapter, the fourth chapter, the fifth chapte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fl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Taoist heritage by Wenzhou literati and officials, and produces Yongjia School. This school enriched the mainstream thought of Taoism by arguing with Zhu Xi. In the sixth chapter, Zhu Xi's Zhu Zi School finally conquered Wenzhou. The whole process reflect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instream culture and the regional culture, which respond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local intellectual elite tended to pay attention to local affairs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2) the second focus of this thesis is to observe the exchange of cultural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in Wenzhou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 input of new knowledge brings the advantage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When the cultural center was in Heluo area, the local people also obtained the convenience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Wenzhou Shizi had to go to this area to seek new ideas and nutrients and learn the knowledge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When the cultural center was transferred to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Wenzhou combine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knowledge with the original Yongjia school of thought to some extent, thus gained the advantage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三单元 区域文化与纪录片创作[J];中国电视(纪录);2009年03期
2 刘建春;;狄兰·托马斯文化中心[J];世界博览;2011年14期
3 柏代华;;赫尔辛堡的玉壶[J];世界博览;2011年17期
4 肖影玲;;融合区域文化,构建精神家园——岭南文化视角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5 郭维阳;;新疆城市雕塑艺术中的区域文化[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贾莎;;语言:文化的载体[J];西安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7 李永东;;“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模式的拓展[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邱国珍;;温州侨乡的民俗学解读[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喇明英;;川西高原民族地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与路径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10 黄涛;;历史民俗与区域文化的交叉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昕;凌宏彬;;区域文化软实力:概念、愿景、路径[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鹏;朱宁;;历史文化的印记——淮阳文化中心设计方案[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薛风平;;区域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4 龚建林;陈琦;;广东区域文化生态对其体育发展的影响[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许桂灵;司徒尚纪;;粤港澳区域文化综合体的形成刍议[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钟来全;;中国—东盟博览会“新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谈区域文化传统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现代化[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7 陶静萍;;抓好文化中心村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8 王荣国;;兴化区域文化形成初探[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朱锡宁;张朝晖;;构建区域文化的良好法治环境[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10 谢晶莹;罗维学;;WTO与区域文化的发展——以湖南郴州为例[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孙欣欣;倾力打造区域文化中心[N];汕头日报;2010年
2 甘雪明 秦小鹏 裴雄 沈案 李强秀;龙岗文化中心:打造“文化为民”新模式[N];南方日报;2009年
3 记者 刘小飞 实习生 王亚斌;郴州文化中心年内向市民开放[N];郴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何国庆;新西兰文化中心在湘落户[N];湖南日报;2009年
5 记者段文雅;我市召开文化中心项目规划设计评审会[N];衡水日报;2009年
6 记者 甘春香;市文化中心成为金昌新地标[N];金昌日报;2009年
7 记者王高和;区域文化与科学发展报告会昨举行[N];忻州日报;2009年
8 记者周龙;市文化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完工[N];白银日报;2009年
9 白阳;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迎来周年纪念[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记者 何小艳;地区文化中心项目开工奠基[N];日喀则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宇;永嘉学派与南宋温州区域文化的进展[D];浙江大学;2005年
2 郭永航;政府治理创新视域下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D];武汉大学;2010年
3 薛玉坤;区域文化视野中的宋词研究——以江南区域为中心[D];苏州大学;2003年
4 曾海洋;厦门大学与闽南区域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薛雷;梨园拉魂第一腔[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6 陈丽霞;温州人地关系研究:960-1840[D];浙江大学;2005年
7 蔡志荣;明清湖北书院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谷国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黄寿成;论北朝后期区域文化趋同及比较[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姜爱萍;南通市域城镇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与演化规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德贵;区域文化在公路建设中的物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潘瑞玲;区域文化影响学校特色构建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任远远;地方政府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冯怡璐;区域文化内动画市场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伟;我国县级城市文化中心空间模式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6 王冲;中国特色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7 王薇娜;国内中小型文化中心设计及空间形态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褚海龙;我国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9 吴兆仁;粤湘沪传媒模式的区域文化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帅宇;区域文化资源与高校德育[D];延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15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15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