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福建茶叶外销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0 22:24
【摘要】:茶叶作为清代三大外销品之一,不仅在中国对外贸易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中外关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述各个时期福建外销茶叶的主要品种、产地及其外销情况,通过分析清代福建地区的经济条件、状态对福建茶叶外销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分析福建外销茶在外销市场中的比例的变化,研究国际茶叶市场对福建外销茶叶的作用和影响,,进一步探讨茶叶外销的兴起、发展及走向衰落过程中,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它们是怎样互相促进互相限制的;清代福建茶叶外销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起的互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福建外销茶在外销市场中的比例的变化对内地产茶区植茶面积、对沿海地区贸易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Abstract]:Tea, as one of the three export products in Qing Dynasty, not on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bu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Sino-foreign relations.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varieties, producing areas and export sales of Fujian tea in various periods, and analyzes the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the effects of the state on the export of Fujian tea in the Qing Dynasty. It also analyzes the change of the proportion of Fujian tea exported in the export market, studies the effect and influ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tea market on the export tea in Fujian,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rise,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of the tea export market. What is the effect a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how they promote each other and restrict each other; The interactive effect of Fujian tea export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Qing Dynasty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change of the proportion of Fujian tea exported in the export market affects the tea planting area in the tea producing areas in the interio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in the coastal areas and so on.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伟;;自然灾害对匈奴国家内部关系的影响浅析[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张宏卿;;地缘革命学: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考察[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年03期

3 朱荣英;;论哲学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对哲学与时代双向互动关系的一些断想[J];天中学刊;2011年03期

4 霍颜艳;;奴役与超越——浅析托尼·莫里森创作中的反思意识[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5 韩东屏;;论道德文化的社会治理作用——从道德与制度的比较推论[J];河北学刊;2011年05期

6 毛广洁;;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与互动[J];考试周刊;2011年43期

7 吴锡标;;孔氏南宗与婺州学者之交游[J];探索与争鸣;2011年05期

8 王一冰;;人声与器乐的精致互动——论艺术歌曲的演唱表达[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9 刁娜;王志军;;试论方言声调与地方戏曲调的互动关系——以五音戏、聊斋俚曲为例[J];管子学刊;2011年02期

10 李旭;;从古文书上观察到的安东和徽州地区经济观及经济生活[J];徽学;2010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晓华;何慧玲;古雅芬;;珠江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与居民体育价值观特征的互动关系[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王士君;冯章献;;东北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及因应对策[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陈正芹;吴涛;;论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互动关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孔月吹;;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成人教育互动研究[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赵树华;;全面提高广州地区需求侧管理水平策略研究[A];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2003-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陈海萍;;社会资本视野下慈善超市的发展——基于厦门市爱心超市的个案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丁俊之;;探讨茶与当代嗜好品、饮品的互动关系,力争国茶健康大发展[A];上海市茶叶学会2007-2008年度论文集[C];2008年

8 朱建平;;古文献中的方药互动关系[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周芳苓;;“两欠”地区职业结构的变迁及发展——以贵州省为典型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喜强;李军;;基于社区组织与政府互动关系视角的政府职能转变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明贵栋邋杨明;继续与中国保持良好互动关系[N];中国工业报;2008年

2 记者 王宝锟;中东欧地区经济将缓慢增长[N];经济日报;2009年

3 记者 刘洪 胡芳;美部分地区经济开始有企稳迹象[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本报记者 书生 通讯员 李美芳;一季度地区经济开局良好[N];阿克苏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书生 通讯员 李秋风;地区经济口抢机遇抓落实[N];阿克苏日报;2010年

6 双江 记者 李钢;海关优质服务助推地区经济回暖[N];科技日报;2009年

7 记者 杨雪花;地区召开座谈会欢送 第五批 第三批援藏县(市)委书记[N];日喀则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朱志升 通讯员 李美芳;地区前三季度经济平稳较快增长[N];阿克苏日报;2010年

9 记者 秦楠;树立六种意识 发展地区经济[N];阿勒泰日报;2010年

10 ;2010地区十大新闻[N];阿克苏日报(汉);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晶;就业与社会保障互动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李卫国;互动中的盘旋[D];复旦大学;2005年

3 庞飞;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审美风尚的变迁[D];山东大学;2005年

4 刘洋;设计下政治的互动关系及符号解读[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刘爽;相互依存与国际贸易摩擦互动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6 费显政;企业与环境互动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胡伟艳;城乡转型与农地非农化的互动关系[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8 尹红群;民国时期的地方政权与地方财政(1927-1945)[D];浙江大学;2005年

9 王力;农民叙事的双重幻像[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钟晶晶;贸易开放与金融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丽金;清代福建茶叶外销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2 李倩;民营高等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赵奇平;中国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4 王泉;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严俊杰;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互动关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6 范阳东;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7 黄治;旧城更新与新区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8 道日娜;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互动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王婧;FDI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徐艳晴;行政生态视角下的电子政府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23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23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1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