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一体多元民族格局的演进与特点
[Abstract]:Due to the precocious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forming time of the integrative pluralistic national pattern should be pushed from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o the Xia, Shang and Western Zhou dynasties. In Xia, Shang, three generations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integration and pluralism are not the complementarities of the two levels, but the competing relations at the same level. The main basis of integr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is no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und system, but the continuous overcoming of pluralism with reform as the core. After the collapse of Zen system, the integration grew slowly under the situation of pluralistic dominance. After three generations of Xia, Shang and Western Zhou dynasties, the integrative and pluralistic national pattern with feudal system as the core was develop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is pattern is that the wes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east than the east, and the feudal centralization of power lays a political and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for the first great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K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2 白寿彝;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在中国民族关系史座谈会上的讲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06期
3 范文澜;;试论中国自秦汉时成为统一国家的原因[J];历史研究;1954年03期
4 吕振羽;;关于历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J];历史研究;1959年04期
5 王思治;;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分歧的原因何在?[J];历史研究;1980年05期
6 周文玖;张锦鹏;;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学术论辩的考察[J];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7 日知;;中W古代史分期UO楲的曑搖何在?[J];历史研究;1957年08期
8 翦伯赞;关于处理中国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9年Z1期
9 马戎;;如何认识“民族”和“中华民族”——回顾1939年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讨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5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6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董常保;;羌族《招魂》唱经与《楚辞·招魂》的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8 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9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尹兴国;浅论纵横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博;;唐蕃大非川之役与星象问题[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赵敏;;试论孟子的经济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苇柳;;孟子的恒产思想及其启示[A];孔学研究(第十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7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8 相力;卜然然;;略论先秦儒家的教化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10 石毅;;“大都市研究——社会、人口、文化”专题综述[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宋利娜;先秦儒家农业观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2 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3 周文玖;张锦鹏;;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学术论辩的考察[J];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枢;;“一体多元”文化观——人类文化的四种境界及其融汇和超越[J];甘肃高师学报;2012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326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26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