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圉全书》与明末西方传华铳台技术

发布时间:2018-11-12 09:45
【摘要】:《守圉全书》是明末一部非常重要,但流传不广的火器技术专著,其中节录了大量已经亡佚的关于火器技术的论述,并全面地介绍了西方铳台技术的内容和明末军事技术家对中外铳台技术的比较和认识。西方铳台胜出中国传统铳台的最核心要点即其为三角形制,相对于中国传统的四角形马面敌台,减少了射击死角和受攻击的面数,并加强了互为犄角式的增援。《守圉全书》对西方铳台技术的描述,也体现在徐光启、孙元化等人的论述中,说明其在明末士大夫群体中得到了认可和重视,但是最终并没能够推广开来,以配合红夷大炮的作战,只在韩霖的家乡小城堡中得到了验证,这是非常遗憾的。
[Abstract]:"Shou Yu Quan Shu" is a very important, but not widely circulated, firearm technical monograph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in which a large number of lost expositions on firearm technology have been excerpted. The contents of western blunderbus-Taiwan technology and the comparison and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and foreign military technologists on blunderbus-Taiwan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 of winn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blunderbushing platform in the West is that it is triangular, which reduces the number of dead corners and the number of areas under attack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four-angled horse-noodle enemy platform in China. And strengthened the reinforcement of each other's horns. "Shou Yu Quan Shu" describes the technology of western bush-tai, which is also reflected in Xu Guangqi, Sun Yuanhua, etc., which shows that it has been recognized and valued in the group of literati and official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But in the end, it was not popularized to match the battle of Hongyi cannon, which was only verified in Hanlin's hometown castle, which is very regrettable.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N09;K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诚;;守圉增壮——明末西洋筑城术之引进[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雪梅;佟大群;;清代安徽布政使、按察使族籍考——《清代职官年表》考订[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2 王艳;;北宋汴渠水利工程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3 苏有志;周香梅;;大通地区金莲花栽培技术及开发利用[J];北方园艺;2008年02期

4 周伟良;;《易筋经》的作者、主要版本及其内容流变[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舒畅;;《将苑》和《便宜十六策》中的军事情报思想[J];滨州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阎盛国;;明代《孙子兵法》流布的高端化特征[J];滨州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范艳华;;抗战时期晋西南乡村权力结构[J];沧桑;2008年05期

8 段建宏;;“神道设教”思想与明清山西民间信仰研究[J];沧桑;2010年08期

9 陈鑫磊;;耶稣会士陆若汉参与明季军事改革[J];沧桑;2011年01期

10 王传满;;明清徽州与其他地区妇女节烈现象比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花子;;高丽末朝鲜初对公险镇的历史记忆[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丽丽;李自成传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孟万忠;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尹北直;李仪祉与中国近代水利事业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瑜;晋北地区民间道教科仪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6 张国骥;清嘉庆、道光时期政治危机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刘兴利;山西北路梆子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耿志;英美军事战略的历史考察(1919-1945)[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学锋;贾村赛社及其戏剧活动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钟尉;先秦兵家思想战略管理特质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树勇;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杭州船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登;戚继光兵儒合一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坤;后金(清)“南略”与明末清初北方社会心态的演变[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孟进蓬;军事武术学科体系构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雷帅;关于山西与河南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白燕斌;明代晋北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祥芳;北宋北方淤田若干问题初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曹勇;泾惠渠与关中水利社会(1930-1949)[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吕阳;“盛乐城”与“盛乐宫”地理位置考辩[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李新成;明代辽东与山东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一农;红夷大炮与皇太极创立的八旗汉军[J];历史研究;2004年04期

2 李斌;西式武器对清初作战方法的影响[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04期

3 潘吉星;;阿格里柯拉的《矿冶全书》及其在明代中国的流传[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年01期

4 林文照;郭永芳;;明末一部重要的火器专著——《西法神机》[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康,罗达雄;《几何原本》前三卷校本批校者质疑[J];中国科技史料;1996年04期

2 董英哲;徐光启的科学思想[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3 李利民;从徐光启的科研历程看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09期

4 刘鸿亮;徐光启对《几何原本》的翻译及其实际成效的问题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05期

5 孟乃昌;从硫汞论的演进看古代中外学术交流[J];大自然探索;1984年01期

6 陈正奇;“北方徐光启”王徵[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7 樊洪业;17—18世纪“中体西用”说的线索[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年06期

8 张子文;《火攻挈要》中的几个弹道学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85年01期

9 施威;;晚明科学思想及其历史意义——以徐光启为例[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05期

10 吴斗庆;;徐光启与近代中西科学思想对话[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素莉;;徐光启终生未学西语的原因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陈卫平;;从“中西会通”到“西学东源”——明清间科学家比较中西科学的思想趋向[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3 闫宏秀;;中国技术系统的价值选择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4 李似珍;;华蘅芳“格致”观中的现代意识[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仲林;;欲求超胜,必须会通——谈加强科学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结合地[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文件[C];1996年

6 崔福林;赵秀芬;;中国古代科技传统与精神文明建设[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7 王新;;西方科学思想对“中体西用论”的冲击[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忠义;;析中华传统文化与近代科学——从金岳霖先生的观点看杨振宁先生的“《易经》阻碍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雪源;;薛凤祚研究刍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刘星;宋芝业;;李约瑟问题“旧”解——明末清初中外人士对李约瑟问题的解答[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刘耘华;徐光启等人对西学的理解与回应[N];光明日报;2006年

2 记者 辛向东 通讯员 刘,

本文编号:2326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26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a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