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羌人农业生产及月令式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12 12:20
【摘要】:两汉时期羌人的农业呈现的是一种混合经济类型,以种植业与游牧业为主,兼有多种辅助性产业,多种经济在实践的过程中相互配合,形成了羌人具有特色的农业生产周期及农事活动。这些经济活动充分利用了高山河谷有限空间内的自然资源,尽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作为游牧民族的外在张力,但却保证了羌人种族的不断延续。
[Abstract]:During the Han Dynasty, the agriculture of Qiang people presented a mixed economic type, mainly in plant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with a variety of auxiliary industries, and a variety of economies cooperating with each other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Formed the Qiang people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ycle and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These economic activities make full use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limited space of the high mountain valley, although to some extent weaken their external tension as a nomadic people, but ensure the continuous continuation of the Qiang ethnic group.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号】:K234;S-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何双全;;居延汉简所见汉代农作物小考[J];农业考古;1986年02期

2 魏晓明;;汉代河西地区的饮食消费初探[J];农业考古;2010年04期

3 ;敦煌悬泉汉简释文选[J];文物;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群,曾晓丽;从古农书中透视中国传统农业施肥[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2 薛荣;贾兵强;;先秦中原农耕文化的内涵与再生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3 高东海;;先秦农业生态观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4 刘伟;王乐;;《l>胜之书》中关中作物播种期的古今对比[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8期

5 萧放;秦至汉魏民众岁时观念初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6 刘兴林;;河南内黄三杨庄农田遗迹与两汉铁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南玉泉;中国古代的生态环保思想与法律规定[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李亚光;西周时期的自然灾害及特点[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侯扶江,常生华,于应文;我国鹿况简介[J];草业科学;2003年11期

10 许庆方,韩建国,董宽虎;我国草业发展简要回顾[J];草业科学;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存信;王家武;;发挥气候优势繁育良种进行专业化生产[A];论中国种子工程——全国种子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2 黎虎;;原“吏民”——从长沙走马楼吴简谈起[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7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成广雷;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马瑞;西北屯戍汉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农业专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王保宁;气候、市场与国家:山东耕作制度变迁研究(1560-1960)[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燕;金善宝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胡明;民国苏南蚕业生产改进研究(1912-1937)[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胡茂胜;晚清至抗战前士绅与江苏农业近代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阚国坤;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熊帝兵;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丹;现代农庄的开发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黄福铭;明清时期番薯引进中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亮;宋代农作物品种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李辉;《山居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程先强;三才论视域下《农政全书》哲学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谭芳芳;清代曹州府社会经济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桑京京;渭河下游历史时期洪涝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谭亚菲;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农业科技继承与利用[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9 杨志坚;试论两汉农业生态变迁与生态意识[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艳玲;甲骨文谷物与耕作类词语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武威磨咀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年12期

2 初仕宾;任步云;;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J];文物;1978年01期

3 何双全;;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美东;;首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 开幕词[J];农业考古;1991年03期

2 古农;《农业考古》1991年──2000年一、三期总目录[J];农业考古;2001年03期

3 黄展岳;;辛勤与欣慰——为《农业考古》创刊四周年而作[J];农业考古;1984年02期

4 严文明;;努力促进农业考古研究[J];农业考古;1990年02期

5 白鹤文;;在首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J];农业考古;1991年03期

6 ;农史通信(十三)[J];农业考古;1982年02期

7 熊如增;;我也喊《农业考古》万岁[J];农业考古;1988年01期

8 陈国强;;辉煌的十年,良好的开端[J];农业考古;1990年02期

9 白寿彝;;祝《农业考古》越办越好[J];农业考古;1985年02期

10 王星光;农业考古学的形成浅说[J];农业考古;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三谋;;农史研究与农业考古基础上的农业博物馆陈列[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仇士华;;史前农业发展的年代序列与系统研究[A];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e Origin on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晓;农业遗产学基础理论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本文编号:2327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27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b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