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黄帝之学的产生和流传

发布时间:2018-12-07 09:14
【摘要】:战国诸子争鸣之际,出现了"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的局面,"黄帝"成为诸子百家言论中炙手可热之人物。这一现象的背后有其深厚的历史原因。"黄帝之学"便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中出现的。先秦"黄帝之学"的渊源是上古时代的巫术活动,代表的是在战国社会特别是战国中后期科技发展背景下的数术与方技知识技术。先秦战国中后期所流行的"黄帝言"背后,有着较为相似的著述内容和较为接近的思考路数。
[Abstract]: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re appeared the situation of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the Yellow Emperor, its literary tame", and the Yellow Emperor became a hot figure in the speech of the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There are profound historical reasons behind this phenomenon. "the study of the Yellow Emperor" appeared in this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origin of "the Yellow Emperor's study" in the Pre-Qin Dynasty is the witchcraft activity of the ancient times, which represents the number technique and the square technique knowledge technolo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warring States society, especially in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Behind Huangdi Yan, popular in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 of pre-Qi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re are similar works and close ways of thinking.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CZW01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1M500047) 河北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W2009B03)
【分类号】:K22;B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知水;关于“黄帝之言”的两个问题[J];管子学刊;2000年01期

2 李桂民;先秦诸子的黄帝观述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徐华;人事可为 强者当先——墨子“强”论及其精神价值的再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精神风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裘士京,张翅;略论两汉察举制度与人才选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王兵,张征;试论庄子学派与宋玉的亲缘关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刘刚;宋玉大小言赋寓意探微[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傅刚;从《文选》选赋看萧统的赋文学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志鹏;;释楚系简帛中的“弼”字——兼论车蔽之形制及别名[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3 刘文勇;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D];四川大学;2002年

4 钱永生;论墨子思想结构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田广林;中国北方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生良;《庄子》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博;从理想社会构思到社会政治实践——黄老思想与汉初政治[D];西北大学;2003年

10 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秀玉;儒道人性论与治国理论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1年

2 梁锡锋;汉代的《诗经》学与政治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3 黄绍坚;神话-愿型批评理论之应用:以唐代小说与中国古代人鬼神仙观为例[D];厦门大学;2001年

4 王勇茂;中国古代宇宙论的若干问题[D];西北大学;2000年

5 孔德立;郭店儒简与子思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庆;论李渔家班的演剧之路[D];上海戏剧学院;2002年

7 夏凌霞;《晏子春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马荣江;谢g诗歌齐梁隋唐接受史[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郭德君;跨越时空的对话——老庄和海德格尔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10 管绘宇;战国法家财政观探索[D];郑州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笑岩;;先秦时期黄帝形象新诠——以诸子文献和《汉志》著录为中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田旭东;;数术与秦文化[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王达钦;;浙江缙云黄帝传说研究[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3 郝振楠;;文化整合思潮下秦人信仰成因探析[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4 田延峰;;秦始皇的求仙活动及思想[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宋杰;尹湾简牍再现秦汉社会生活[N];文汇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卢显山;唐代数术文献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孙鸿博;《三国志·方技传》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王瑜;两汉风水信仰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66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66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2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