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乱后唐蕃边境的进退——泛东亚视域的角度

发布时间:2019-01-06 20:08
【摘要】:安史之乱以后,肃、代、德三朝为应对吐蕃犯边,遂有河西、陇右、关内、山南、剑南管内大批州县因陷入敌境而荒废,后又因朝廷陆续收复而部分复置,亦有如凤翔、陇州因吐蕃寇扰过重而罢废县邑者。边境进退与州县废置互为因果,吐蕃大规模进犯结束之后,边境州县在宪宗、穆宗、文宗、宣宗、懿宗各朝又得以陆续置废,展现出吐蕃进犯跨越时空的深远影响。由此反观东亚世界秩序的内在联系以及"外族盛衰之连环性"的制衡因素,处于东亚世界中心的唐朝得以全力应对并解决来自西北、西南边境的强大压力,是以同时期东亚世界东端国际局势的相对缓和与稳定为基本前提的。
[Abstract]:After the Anshi Rebellion,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Tibetan invaders in the three dynasties of Su, Dai and Germany, a large number of states and counties in Hexi, Longyou, Guannei, Shannan, and southern Jiannan were abandoned because of falling into enemy territory, and then partly restored because of the gradual recovery of the imperial court, like Fengxiang. Longzhou because of the excessive harassment of the Tubo and the abolition of county cities. The frontier advance and retreat and the waste of the state and county are the cause and effect. After the large-scale invasion of Tubo, the border state county in the Xianzong, Muzong, Wenzong, Xuanzong and Yi were successively abolished, showing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the Tubo invaders across time and space. Thus, looking back at the internal links of the world order in East Asia and the checks and balances of "the chain of rise and fall of foreigners", the Tang Dynasty, at the center of the East Asian world, was able to cope with and resolve the strong pressure from the northwestern and southwestern borders. It is based on the relative relaxation and stabil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n the eastern end of East Asia in the same period.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ZS017)
【分类号】:K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林冠群;;唐代吐蕃军事占领区建制之研究[J];中国藏学;2007年04期

2 陈寅恪;;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J];历史研究;1954年01期

3 陈寅恪;;论韩愈[J];历史研究;1954年02期

4 黄楼;;白敏中收复三州七关说考辨[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10年00期

5 李天石;论唐宪宗元和年间唐朝与吐蕃的关系[J];西藏研究;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立波;;略论明代董卜韩胡、杂谷二土司之争——兼论硗碛嘉绒藏族文化中的羌文化因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冯广宏;;禹生西羌广柔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李华兴,张元隆;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盛险峰;;论五代中央职官的“失职”与“君主专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李德新;;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程立中;邢尉群;;曹操故里辨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8 卜宪群;刘晓满;;垓下位置研究评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9 程有为;;泗水郡与秦汉鼎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0 李平;;浅议韩愈反佛原因与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王明珂;;中国古代考古惊人发现的历史人类学研究[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东亚古代文化的交流”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汪灏;;《师说》的语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萧平汉;;王夫之的史论体系[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5 周建刚;;“按图索骥”与“庖丁解牛”—从历史哲学的角度谈船山史学思想的特色[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6 杨恩玉;;对南朝君主研究的反思——以有关魏孝文帝的研究为参照[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魏德新;;回商蒲寿庚的历史功过[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袁心澜;;屈原《涉江》地名争议之我见[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吉成名;;明代土盐产地和石盐产地[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周运中;;战国秦汉时期人口大东流与淮盐产业兴起[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7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姚晓娟;周代家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欣;《契丹国志》史源疏证举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杨旭辉;秦都移异与秦的崛起和统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娟;《颜山杂记》校注及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筱娟;历炼骏骨阅山川[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彦峰;“权力的合理架构”: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景龙;陶渊明的政治情结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艳芳;皮日休吴地创作与吴文化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王成胜;试析西汉前期功臣列侯宗室诸王相制相依之局[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何为;东周时期楚国都城形制研究[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尧;陈践;;吐蕃职官考信录[J];中国藏学;1989年01期

2 王继光,郑炳林;敦煌汉文吐蕃史料综述——兼论吐蕃控制河西时期的职官与统治政策[J];中国藏学;1994年03期

3 孙芬慧;白敏中神道碑与历史记载[J];兰台世界;2005年11期

4 金滢坤;吐蕃节度使考述[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大熙,胡宝珍;唐朝前期政治中的山南、剑南地区[J];河北学刊;1992年02期

2 江玉祥;唐代剑南道春酒史实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3 张荣强;唐前期剑南道财赋地位及其特征[J];中国农史;2003年04期

4 卢华语;;四川唐代纺织产品初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5 黄修明;;关于唐代剑南道与吐蕃、南诏交通路线的几个问题——与冯汉镛同志商榷[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6 李剑;;略论安史之乱后剑南道对唐朝的作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7 叶健;;试论唐朝对剑南道羌人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2期

8 张猛;;“剑南岁贡春酒”与唐朝酒事[J];科学中国人;2011年07期

9 张猛;;“剑南岁贡春酒”与唐朝酒事[J];科学中国人;2011年10期

10 吉成名;;唐代井盐产地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谢元鲁;;论“扬一益二”[A];唐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黎英;唐代西南三道物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静;唐代西南地区药材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03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03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7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