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城市水环境问题探析:兼论相关史料的解读与运用

发布时间:2019-03-25 20:40
【摘要】:清代城市水环境污染的记载,主要集中于浚河文献、近代报刊和外人记录等资料中。一类反映中国城市水质的污染问题,清代业已存在,至晚清已颇为严重。不仅大的江河水质浑浊,城市水环境亦难如人意,特别是19世纪以降,污染日渐严重,就是一些中小城镇,水质污染问题也开始浮现。另一类则反映清代城市水环境就是到了晚清,仍相当不错,特别是跟现代相比,似乎说不上污染。这就要求不能仅就记载的字面含义来理解史料,而要将那些记载置于具体的时空和语境中来认识,唯有如此,才可能比较全面并尽可能"真实"地呈现清代城市水环境的状貌。
[Abstract]:The records of urban wat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Qing Dynasty we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literature of dredged river, the modern newspapers and the records of outsiders. One kind of pollution problem that reflects Chinese city water quality already exists in Qing Dynasty, already quite seriou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Not only the water quality of large rivers is muddy, but also the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is difficult to satisfy. Especially in the 19th century, the pollu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Even in some small and medium-sized towns, the problem of water quality pollution has begun to emerge. The other reflects that the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in Qing Dynasty i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hich is still quite good, especially when compared with modern times, it does not seem to be pollution. This requires not only the literal meaning of the records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but also to understand those records in the specific space-time and context.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of the Qing Dynasty be more comprehensive and "real" as far as possible.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KZXTD1104)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础重大项目“清代的日常生活”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X143;K2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振宇;;开埠初期上海租界的水环境治理[J];安徽史学;2010年02期

2 吴文涛;;清代永定河筑堤对北京水环境的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3 王利华;;中古华北水资源状况的初步考察[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梁志平;;西人对1842年至1870年上海地区饮用水水质的认知与应对[J];农业考古;2013年01期

5 杭宏秋;;古代长江水清浊考略[J];农业考古;1987年01期

6 余新忠;;清代江南的卫生观念与行为及其近代变迁初探——以环境和用水卫生为中心[J];清史研究;2006年02期

7 廖艳彬;;20年来国内明清水利社会史研究回顾[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01期

8 行龙;;“水利社会史”探源——兼论以水为中心的山西社会[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王星光,彭勇;历史时期的“黄河清”现象初探[J];史学月刊;2002年09期

10 王利华;中古时期北方地区的水环境和渔业生产[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霞;试论明清时期徽商经营思想的形成和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2 彭南生;近代江南地区工商业会馆、公所碑刻述论[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3 余新忠;;历史情境与现实关怀——我与中国近世卫生史研究[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4 孟宪群;;河北省旱灾情况及成因[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5 张光英;;闽东木拱廊桥建筑与传统村落环境意象研究——以闽东寿宁尤溪古村落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6 陈刚锋;秦宗财;;明清徽商的商业信息渠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王洪瑞;;《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王志强;;试析晚清至民初房地交易契约的概念——民事习惯地区性差异的初步研究[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9 刘沛林;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的建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10 刘成群;林锋;;横向里的相似与纵向里的延续——“加州学派”的对比范式[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婧;;规则尊重与城市公共秩序文明的构建[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冯筱才;;中国商会史研究之回顾与反思[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1(2004)[C];2005年

3 周祖文;;清代嘉庆朝刑科题本中的生监群体[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4 李婧;;规则尊重与城市文明[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李婧;;规则尊重与城市公共秩序文明的构建[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奠定世界城市基础——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江文君;;万家灯火:民国时期的上海小家庭[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7 孟凡人;;明北京皇城和紫禁城的形制布局[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8 周武;;晚清上海市政演进与新旧冲突——城市照明系统和供水网络个案分析[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9 郭绪印;;城市转型中上海会馆(公所)的特点[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唐仕春;;清朝基层社会法秩序的构建:会馆禀请与衙门给示[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3 万鲁建;近代天津日本侨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飞;3-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疫病与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5 曾忠忠;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魏俊杰;十六国疆域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莉;近代中国的媒介镜像:《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研究(1927-1940)[D];上海大学;2011年

8 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D];复旦大学;2010年

9 陈碧芬;明清民本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10 王长松;近代海河河道治理与天津港口空间转移的过程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苟海林;市场与区划:清代至民国江南市镇的区域建构与演变[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静;清末万载、上高卢罗两姓争界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汪晓健;明清徽商典当业盛衰与现阶段我省典当业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罗臻辉;历史文化地理视野下的清水祖师信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黎林;岭南传统水乡古村落[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7 杨小军;晚清(1884-1898)上海室内陈设[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沈波;明代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D];西北大学;2011年

9 宋岚;中国狮子图像的渊源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10 邱江;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初爪哇农业地理初探(1602-1816)[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也非;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王铭铭;“水利社会”的类型[J];读书;2004年11期

3 行龙;从“治水社会”到“水利社会”[J];读书;2005年08期

4 邹逸麟;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水稻生产的地域分布和环境制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5 王培英;从居民生活视角谈太湖环境保护与治理——太湖与琵琶湖的比较分析[J];湖泊科学;2002年01期

6 高尚武,陆鼎煌;京津廊坊地区风沙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1984年05期

7 韩茂莉;;近代山陕地区地理环境与水权保障系统[J];近代史研究;2006年01期

8 胡英泽;;水井与北方乡村社会——基于山西、陕西、河南省部分地区乡村水井的田野考察[J];近代史研究;2006年01期

9 陈世昭;明初赋役制度[J];江汉论坛;1985年04期

10 铃木智夫;清末江浙地区的茶馆[J];江海学刊;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桂芳,庞增铨,吴正,

本文编号:2447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47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f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