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宦海沉浮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02 10:00
【摘要】:蔡京,北宋徽宗时宰相,在相位时间总共近十五年,是整个宋代沉浮最大的宰相,先后四次任相,又四次被罢。本文就蔡京的四起四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了其宦海沉浮的原因。 蔡京以敏妙的才思、优美的文笔,闻名当世的书法深得艺术家宋徽宗赏识;又以“绍述”之说抓牢徽宗想继父兄之志,想有所作为的心理;再以“丰、亨、豫、大”之说,为徽宗的贪图享乐找足借口。在任相前就与受徽宗宠信的权宦童贯结交,以后一直保持良好关系,以确保随时获知宫中消息。如此能摸清徽宗心思,及时想出相应对策;影响徽宗的观点、看法,以此消除对己不利言论对徽宗产生的影响,减少、消除徽宗对其政敌的信任,恢复徽宗对自己的信任。蔡京还结交一批心腹党羽,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在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以各种方式助蔡京巩固相位。其能一再罢而复起,并不是政敌个个毫无用处,而是蔡京有这些高出政敌一筹的权术,能有效排挤政敌,使其难以东山再起。 本文分五章。 第一章,介绍蔡京家庭及任相前的情况。 第二章,分析蔡京第一次任相前后的权争。主要政敌为宰相曾布。蔡京艰难打败曾布,首次任相,在位时间近四年。为巩固相位,援引同党、打击异己;迎合徽宗,进行变法;倡丰亨豫大,引导徽宗享乐;建立政绩,收复湟、鄯失地。由于天变,罢相。 第三章,分析蔡京第二次任相前后的权争。主要政敌是宰相张商英。罢相不到一年,蔡京便击败体弱多病的赵挺之,再度任相。在位时间两年多。为巩固相位,吸取教训,减轻对元祜党处罚;继续推行新法;援引同党、打击异己。但强于赵挺之的对手张商英以天文撼京,使其再去相位。 第四章,分析蔡京第三次任相前后的权争。主要政敌是郑居中、王黼。蔡京利用宰相何执中与张商英矛盾,加上郭天信事件使张商英任相一年余被罢。何执中平庸无能,对蔡京威胁不大。在王黼、童贯的帮助下,蔡京得到了失去三年之久的相位。此次在相位时间达八年之久。虽然这期间尚有何执中、刘正夫、郑居中、余深、王黼同在相位,但主要政敌是颇具实力的郑居中与王黼。而其子蔡攸由于权力之争与蔡京为敌,还与王黼相结共同排斥京,由此蔡京痛失相位。 第五章,分析蔡京第四次任相前后的权争。主要是与蔡攸、白时中、李邦彦的权争。虽已七十四岁,但有朱R杂胪嵯嘀,
本文编号:2452473
本文编号:24524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52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