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社会流动对宋代社会结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4-11 16:25
【摘要】:正一、商人积极入仕的社会学分析宋代以来,商人通过科举入仕成功地实现了向上的垂直流动,从而社会上出现了"士多出于商"这一现象,此点往往被很多学者作为宋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重要论据而加以引证。但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士多出于商"这一表征之下潜藏的恰恰是商人社会地位不高,其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相分离
[Abstract]:......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K244;F729;C91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武刚;;论宋初的社会流动——以武将群体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康武刚;;论宋初的社会流动——以武将群体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王平;;清代归绥城市的社会流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王之盈;;明代商人阶层的社会流动[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Z2期

5 宗韵;胡琴娥;;竹木成约:婚姻关系在明代家族上行流动中之作用[J];兰州学刊;2009年07期

6 林文勋;宋代商人对国家政治的干预及其影响[J];中州学刊;1996年03期

7 程民生;;论宋代的流动人口问题[J];学术月刊;2006年07期

8 朱蕾;任仲书;;宋代社会中媒人的活动与影响[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张邦炜;何玉红;刁培俊;;两宋历史的多角度探讨——访张邦炜教授[J];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06期

10 刘高葆;;社会流动与明清社会史研究——读《中华帝国晋升的阶梯:社会流动方面:1368——1911年》[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武刚;;论五代宋初的社会流动——以武将群体为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宋丽华;于赓哲;;中古时期医人的社会地位[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3 商传;;明代文化的层间互动[A];明史研究第5辑——纪念李洵先生75诞辰专辑[C];1997年

4 赵沛;;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的观点论秦的速亡[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严耀中;;北魏内行官试探[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6 华伦;;2003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综述[A];中国宋史研究会——唐宋经济史高层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善军;;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8 徐晓卉;;宋代以前“博士”流变考释[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10 许蓉生;;从河东薛氏看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豪强的发展道路[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玉林;从阎立本戒子绝艺看古代画家的社会地位[N];美术报;2005年

2 高楠;从四类消费看宋代[N];光明日报;2007年

3 戴继芹;明清时期的“考后分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段勇兵(云南);明朝官员与经商[N];人民代表报;2006年

5 刘玉峰;汉初经济政策的成效和经验[N];学习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罗敏;三杨庄汉代遗址:凝固在黄河下的村落[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阁老;旧时的商业密码[N];协商新报;2006年

8 风石堰;另类视野中的东周历史[N];中华读书报;2006年

9 河南省文物管理局;价值·发掘·保护·展示 专家畅谈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农田和庭院建筑遗址[N];中国文物报;2006年

10 谢茂松;“还原大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朝阳;宋代士人经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超;明代女性碑传文与品官命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小红;巫觋与宋代社会[D];浙江大学;2004年

4 夏时华;宋代香药业经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爱清;秦汉乡里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张志云;礼制规范、时尚消费与社会变迁:明代服饰文化探微[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郑迎光;宋代地方社会治安问题初探[D];河北大学;2007年

8 杜志强;兰陵萧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宗韵;明代家族上行流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永兵;宋代买扑制度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倩;清代东北站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何莉;唐宋商人社会地位变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3 任胜云;唐代妇女社会地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王丽丽;宋代商人经济犯罪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泽刚;宋代妇女的再嫁、贞节与社会地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广济;唐代判文献及其社会控制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倪丽萍;清代的五贡与地方社会[D];厦门大学;2009年

8 周慧;明代的科举与社会流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许华松;宋代商人法律地位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亮茹;魏晋南北朝妇女社会地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56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56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e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