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常及其《续后汉书》初探
[Abstract]:Xiao Changsheng, a historian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was born around Shaoxing in 1188. The book is a revision of the three Kingdoms. Xiao Chang, through the selection and re-combin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facts, the meaning of praise and demeanor,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style of historiography of righteousness at that time, especially Ouyang Xiu, the sage of his hometown.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Han Dynasty shows a strong orthodoxy,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of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Song and Jin at that time.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2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承丹;徐文蕾;;试论蒲松龄笔下的三国人物[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刘宏;;宋明理学家对《大学》主旨定位之差异[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郭淑新;董秀丽;;中华民族的自信意识与忧患意识辩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王国良;戴震对理学的解构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武道房;对戴震批评朱熹理欲观的再认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9 郭振香;由朱熹性理学说观“理一分殊”之多重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张金铣;赵翼论新、旧《五代史》的文献价值与史学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胡耀飞;;五代蜀地粟特系沙陀人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姚文造;;论徽州学者的《春秋》学研究[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跃红;;天理与人欲——试说欲望规训的文化差异[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6 吴怀棋;;太极文化与和谐思维[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7 佟健华;;算学宗师赵爽的数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方彦寿;;朱熹在寒泉、云谷的讲学特点考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王倩;;朱熹在“《诗》教”思想上对欧阳修的借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王倩;;欧阳修对朱熹“《诗》教”思想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7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方浩然;韩愈道德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家伟;陈寿对《三国志》分行与并行的处理[J];史学史研究;1998年01期
2 王文晖,司马朝军;近二十年来三国史与《三国志》研究现状的定量分析[J];史学月刊;2003年09期
3 高敏;;《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书考[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周双林;点校本《三国志》一误[J];文史杂志;1992年04期
5 马艳辉;;《三国志》裴注的理论价值[J];中州学刊;2007年03期
6 谭良啸;;刘备的祖辈、妻妾后妃和子孙述考[J];襄樊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庞天佑;论《三国志》的人物评价[J];史学史研究;2002年02期
8 范佳;彭泉滔;;从《三国志》看三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变迁[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9 蒋将;;从《三国志》看汉末三国时的人口迁徙[J];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张俊杰;;正统论与《三国志》的历史命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永平;;临淮淮阴步氏与孙吴政权之关系述论[A];“江淮地域与六朝历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贾小军;;魏晋时期河西郡守人选情况研究[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嘉川;;胡应麟论魏晋南朝史学——明代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之一[A];“江淮地域与六朝历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菊地大;;前期孙吴政权与荆州、交州[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陶新华;;孙吴政权中荆州士人稀少的原因试探[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虎;总揽全局文质辨洽的《三国志》[N];光明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易立权;陈寿精神[N];南充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易立权;再读陈寿[N];南充日报;2010年
4 程向阳;声名显赫的宰相家族[N];山西日报;2000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蔡双玲;专家论证关羽并非英雄[N];北京科技报;2004年
6 北京 李国文;周瑜其人[N];新华日报;2000年
7 特约记者 孙行之;曹操形象的“三次贬值”[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8 任国征;曹操诸子名单的学科启示[N];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张星海;张飞本是白面书生[N];北京科技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武建英;曹操杀华佗另有原因[N];北京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何凌霞;《三国志》专名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祝捷;曹魏之政治格局、士人社会与思想对话[D];南开大学;2012年
3 王仁磊;魏晋南北朝家庭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义梅;《三国志》裴注文学性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春芳;汉晋之际汝颍人物的流布及作用[D];安徽大学;2001年
3 英秀林;《册府元龟》中的《三国志》异文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陈绍唐;《三国志》关键人物评价辨疑[D];兰州大学;2007年
5 杨召;略论陈寿《三国志》对曹魏及司马氏的忯护[D];郑州大学;2007年
6 廖作芳;《三国志》历史领域本体的构建与推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能俊;孙吴的荆州政策与社会控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园园;黄巾余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昊;蜀汉荆州集团与益州集团[D];安徽大学;2011年
10 翟清伟;孙吴君臣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57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57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