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通州卫考略

发布时间:2019-04-30 13:16
【摘要】:通州卫是一支设立于通州的亲军部队,负责皇城守卫、宫廷侍卫,以及通州城的巡警、驻防等多重工作。它既具有明代军卫的一般特点,又因其亲军卫的身份和所处重要的地理位置而体现出独特之处。通州卫所体现出的这种双重特性,反应了明代军事制度的复杂性与多面性,为明代京卫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作为明代北京防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通州卫所反映的军事实践与得失对当今国防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Abstract]:Tongzhou Guard is a pro-military force based in Tongzhou, responsible for the imperial city guards, court guards, as well as Tongzhou City patrol, garrison and so on. It not only ha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military guards in Ming Dynasty, but also embodies its unique features because of its pro-military status and important geographical position. This dual characteristic of Tongzhou Wei reflects the complexity and versatility of the military system in Ming Dynasty and provides a good model for the study of Jingwei in Ming Dynasty. A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defense system of Beijing in Ming Dynasty, the military practice and gains and losses reflected by Tongzhou Wei also have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 present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
【分类号】:K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金奎;;明代卫所经历司制度浅析[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2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刘洪强;刘翠红;;《聊斋志异》素材来源五则[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4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5 刘斌;;明代“土达”及其归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朱仰东;;“郭孝子寻亲”本事再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7 周志斌;;明清时期江苏农业中的雇佣劳动状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8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9 陈联;明清时期的芜湖榷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李琳琦;明清徽州的蒙养教育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梁尔铭;;明代乡试考官的选取制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5 白斌;王慕民;;明代朱纨海禁政策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张晓纪;;明代泉州府人才地理分布[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青唐;;《水浒》“杀嫂”故事的溯源与演绎[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9 朱亚非;;明初以德睦邻与劝和息争[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10 贾建飞;;浅谈清人视野中的西域[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4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影;明代南京都察院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叶辉;《明史·职官志一》笺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珊珊;明代辽东的教育与科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琳琳;明代《辽东志》与《全辽志》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变[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雅兰;归有光文学散论[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立军;;从《金瓶梅》看明代的卫所[J];文史杂志;2007年05期

2 史继忠;;明代卫所与清镇开发[J];贵州文史丛刊;1992年01期

3 张德信;;略论刘基对明王朝建立的历史贡献[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彭勇;;论明代京操班军的选补制度[J];历史档案;2007年04期

5 邓庆平;;明清卫所制度研究述评[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04期

6 张晓明;;明代辽东海州卫[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岑晓洁;;明代贵州卫所制度与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J];魅力中国;2009年28期

8 岑晓洁;;明代贵州卫所制度与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J];魅力中国;2009年34期

9 范植清;;试析明代施州卫所世袭建制及其制约机制之演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10 肖立军;明代边兵与外卫兵制初探[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立军;;《明代班军制度研究》评介[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2 方志远;;明朝军队的编制与领导体制[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3 郭红;于翠艳;;明代都司卫所制度与军管型政区[A];中国长城博物馆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4 彭超;;从两份档案材料看明代徽州的军户[A];明史研究论丛(第五辑)[C];1991年

5 古永继;;明代滇西地区内地移民对中缅关系的影响[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6 范卫红;;从“金吾后卫”俸粮碑谈明代实物薪俸与宝钞贬值的关系[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七辑)[C];2006年

7 胡正宁;;洪武永乐时期京师(南京)的卫军[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8 李严;张玉坤;李哲;;晋陕北部地区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历史变迁[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沈海梅;;明代儒家思想在云南传播的主要途径——官学教育[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10 张立凡;;略论明代洪武期间与北元的战和[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蒋咸喜;精忠孝义尚武的全州“六户”[N];桂林日报;2011年

2 魏玉光(贵州);明代百户印[N];中国商报;2004年

3 郑友消;我国古代的兵役制度[N];中国社会报;2001年

4 胡子龙;明朝在云南兴汉学的启示[N];云南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王小梅;贵州段发现大量历史文物遗迹[N];贵州日报;2010年

6 记者 杜勇清 通讯员 刘光亮;楚州明代家族墓葬发掘有新进展[N];淮安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陆韧;变迁与交融[D];云南大学;1999年

2 张磊;天津农业研究(1368-1840)[D];南开大学;2012年

3 丘学强;粤、琼军话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4 鲁延召;明清时期广东中路海防地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希莹;明代海防卫所型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王晓慧;山东运河沿岸卫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邵晴;明代山东半岛海防建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梁亮;明清即墨的早期开发[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屈华;从榆林卫到榆林府[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友泉;明代前期福建的海防体系[D];厦门大学;2009年

7 吴琴峰;明洪武永乐时期对河西地区的经营[D];兰州大学;2011年

8 郭书林;明代土兵述略[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志宏;明清河湟地区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温娜;山东卫所在清代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68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68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8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