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鄱阳湖流域农田水利管理的类型

发布时间:2019-05-07 12:26
【摘要】:明清时期的鄱阳湖流域地区,农田水利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主要分为"官修"、"官督民修"和"民修"等不同类型,其中又以"官督民修"和"民修"体制占据主导地位。这不仅源于流域区复杂的水利形势,而且也是传统国家政权对水利领域不同干预程度的体现,反映了国家和地方社会之间的互动与调适。在此过程中,受吏治水平的影响,国家对水利干预的实效有所不同,影响着水利建设的成就。
[Abstract]:In the Poyang Lake basin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system were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such as "official repair", "government supervision and civilian repair" and "civil repair", among which the systems of "government supervision and civilian repair" and "civil repair" dominated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system. This is not only derived from the complex water conservancy situation in the basin area, but also reflects the different intervention degree of traditional state power in the field of water conservancy, which reflects the interaction and adjustment between the state and local society. In this process, affected by the level of official administration, the actual effect of state intervention on water conservancy is different, which affects the achievements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基金】: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青年项目“明清鄱阳湖流域农田水利开发与地方社会变迁研究”(编号:14CZS039) 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裘曰修治河思想与乾隆朝河政研究”(编号:13LS16)
【分类号】:K248;TV21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蓉蓉;和德;;鄱阳湖建坝:改变江湖格局?[J];中国三峡;2012年09期

2 胡振鹏;谭国良;傅静;;2011年春夏季鄱阳湖流域旱灾成因及对策研究[J];江西水利科技;2013年03期

3 易蓉蓉;和德;;鄱阳湖建坝:另一个三峡[J];科学新闻;2012年05期

4 胡振鹏;;调节鄱阳湖枯水位 维护江湖健康[J];江西水利科技;2009年02期

5 丁惠君;黄国鲜;许新发;陈求稳;;鄱阳湖流域径流、泥沙及水质变化研究[J];江西水利科技;2012年04期

6 闵骞;从鄱阳湖1999年水情看退垦还湖的必要性[J];中国减灾;2001年01期

7 胡广熙;鄱阳湖控制浅说[J];江西水利科技;2002年02期

8 王毛兰;周文斌;;鄱阳湖水体无机氮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人民长江;2010年01期

9 陈结文;;中国最大的大湖物理模型——鄱阳湖湖区模型建成启用[J];江西水利科技;2010年04期

10 黄秋萍;黄国勤;;鄱阳湖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晓玲;方朝阳;张t ;;鄱阳湖流域生态安全信息共享服务[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聚涛;冯倩;钟家有;丁惠君;付敏;吴涛;;鄱阳湖流域农村生活区面源污染变化特征及其保护措施[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毛建华;;鄱阳湖湿地水陆相互作用过程与湿地特征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刘润润;邓祥征;赵永宏;郑新奇;;鄱阳湖流域经济增长与氮磷排放关系[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范娜;;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6 刘聚涛;冯倩;钟家有;丁惠君;付敏;吴涛;;鄱阳湖流域农村生活区面源污染变化特征及其保护措施[A];中国水利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S2湖泊治理开发与保护[C];2013年

7 唐昌新;熊雄;张晓航;邹文楠;;基于EFDC模型的鄱阳湖水动力模拟[A];中国水利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S2湖泊治理开发与保护[C];2013年

8 叶许春;张奇;;鄱阳湖流域天然径流变化特征与水旱灾害[A];中国水利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S2湖泊治理开发与保护[C];2013年

9 罗蔚;张翔;邓志民;陈龙;;近50年鄱阳湖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及其成因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S2湖泊治理开发与保护[C];2013年

10 李秀香;;借鉴国内外河湖水污染治理经验,加大鄱阳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力度[A];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研究[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瑛 殷美生;鄱阳湖创历史同期最高水位[N];九江日报;2008年

2 主持人 整理 本报记者 许卓;气候变暖,鄱阳湖旱局期待破解[N];江西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程晖;缩水鄱阳湖[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刘勇;阅读鄱阳湖:频闹水荒,渔民改行问出路[N];江西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赵娜;鄱阳湖瘦到十年同期最小[N];中国环境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游雪晴;掌握科学数据是鄱阳湖保护的基础[N];科技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谈媛 通讯员 詹璐 张超美;谁来帮鄱阳湖湿地“抗衰老”[N];中国气象报;2011年

8 本报评论员 叶静宇;鄱阳湖大坝“江湖”[N];经济观察报;2011年

9 闵骞;真正尊重 真心善待 真实保护鄱阳湖[N];中国水利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李慧;鄱阳湖缘何连年“喊渴”[N];光明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蔡玉林;多源遥感数据应用于鄱阳湖水环境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2 孙善磊;气候和植被对鄱阳湖流域地表水分平衡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3 王毛兰;鄱阳湖流域氮磷时空分布及其地球化学模拟[D];南昌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娟;环鄱阳湖主要工业城市对鄱阳湖水污染的贡献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2 陈巍;鄱阳湖水环境承载力及污染管理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区铭亮;三峡水库调度下鄱阳湖水体中氮磷浓度变化特征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4 林玉茹;鄱阳湖枯水现象的水文分析及湿地生态系统响应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万小庆;鄱阳湖环湖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可持续利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柴文波;鄱阳湖水华蓝藻多样性、动态及毒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李立周;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鄱阳湖流域环境治理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8 黄宽;鄱阳湖流域生态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功能设计与实现[D];东华理工大学;2013年

9 曾凡萍;饶河乐安江段及入鄱阳湖口处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变化和污染特征[D];南昌大学;2007年

10 刘建辉;鄱阳湖尾闾区秋冬季节水质及浮游植物的变化特征[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71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71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f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