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岁时饮食文化探析
[Abstract]:At the age of Tang Dynasty, there were various kinds of diet, each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at age, which enriched the eating customs at the age of Tang Dynasty. At the age of Tang Dynasty, the diet culture was colorful, which was embodied in three aspects: obeying nature, enjoying nature, complying with seasonal order, healthy physique, being in harmony with each other and so on. At the age of Tang Dynasty, the diet culture met the internal psychological needs of people, adjusted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maintained social stability, and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holiday culture of later generations.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TS971;K2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陈磊;;李商隐诗文宗韩说辨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胡秋银;刘浩;;论永和人物——以刘`晕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杨合林;;五、七言诗体与汉乐府之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项晓静;;刘仁轨研究三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李德新;;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陈立柱;;刘知几史学变革观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辛德勇;;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附论明代的金属活字印本[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3 宋坤;;新出唐冀州留后官李方简墓志考释[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4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6 王福革;;草原文化思维方式初探[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7 贾占红;张硕峰;吴金英;孙建宁;李耀武;;鳄鱼药用价值的实验研究[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4)[C];2011年
8 吴海波;;清代私盐立法问题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9 赵连赏;;明代蓟州镇总兵官服等级考识——以戚继光为例[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10 邬国义;;关于墨海书馆一首诗的诠释[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6 方广岭;清代直隶方志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迪;清乾隆朝内府书画收藏[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叶娟;现代婚礼服装饰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群;合肥地区蜡梅品种资源的现状及其数量分类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7 詹伟明;唐代胡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冷淑敏;再论王绩的慕陶情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雨;;报春野蔬荠菜[J];美食;2002年03期
2 李储林;;略论北宋世俗饮食文化——以《水浒传》为例[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5期
3 董跃进;;古代鱼脍的原料和吃法[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9年01期
4 曹玲泉;简论饮食文化中的艺术创作[J];旅游科学;2000年01期
5 ;讲饮讲食:Fusion无国界饮食文化[J];科学时代;2003年01期
6 ;吃在诏安[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9年02期
7 刘朴兵;;略论唐宋面食烹饪的差异——以中原地区为考察中心[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9年02期
8 启航;;饮食变变变[J];美食;2010年05期
9 赵小明;;敦煌饮食文化中的道教色彩[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永辉;;源远流长的花卉饮食文化[J];科学之友;199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兴;;孔子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蔡晓梅;;西餐饮食文化在广州的传播与发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萧家成;;食文化结构功能与食企业文化论[A];食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5食文化与食品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沈士良;;食文化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A];食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5食文化与食品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顾明钟;;弘扬饮食文化、告别餐桌陋习——世博会弘扬饮食文化的思考[A];上海食文化论文集萃(1996年—2006年)[C];2006年
6 郑耀星;王泽巍;;客家饮食文化特色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黄丛林;李春华;吴忠义;张秀海;王永勤;梁宏霞;;菊花的饮食文化[A];2008中国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何宏;;淮扬菜文化与淮安旅游发展[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里特;;弘扬中华食文化 振兴农业和食品产业[A];食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5食文化与食品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国宁;;一部弘扬三秦饮食文化的力作[A];三秦文化丛书编辑出版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瑾;扬州餐企占淮扬菜“半壁江山”[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2 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 赵荣光;留住祖先餐桌的记忆:2011亚洲食学论坛述评[N];光明日报;2011年
3 罗丹 李蓓蒂;武汉K11 多元文化生活区诞生 新食艺引领饮食文化新风尚[N];长江日报;2010年
4 杨小洲;文学的餐桌 笔下的盛筵[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宋群 吴福昶;体味日本料理中的料亭文化[N];经济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颍;CBD用设计颠覆饮食文化[N];华夏时报;2011年
7 海南省琼菜研究中心副主任 云大新;挖掘民间菜肴 弘扬海南饮食文化[N];海南日报;2011年
8 记者 占婷 谢艳;润饼“包”着美味和文化[N];石狮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田丽;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的藏餐[N];西藏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杜洁芳;山西剪子面:蒙眼一分钟剪出两百根[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堒卿;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马艳;中国清真饮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红梅;地理教学中我国地域饮食文化差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媛;清代陕北饮食文化探微[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明丽;从《说文解字》“食”部字看中国古代饮食文化[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4 李斌;赣州客家饮食文化的生成与创新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5 赵萌;论中国画与饮食文化的相通性[D];大连工业大学;2013年
6 黄禾雨;广西大瑶山瑶族饮食文化历史形态与变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胡一e,
本文编号:2480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80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