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容甫与章实斋交谊及学术异同考论

发布时间:2019-05-21 23:52
【摘要】:汪容甫与章实斋有三次共事的经历,两人最初交恶是在第一次共事朱筠幕府期间;"议论不合"是他们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实斋始以容甫为"畏友",后视之为"妄人",是其学术发展和心态变化的反映;汪、章两人学术都深受戴震学术的影响,多有相通之处,但也有区别,具体表现在学术路径、治学理念、致思方向、经世之志等方面。
[Abstract]:Wang Rongfu had three experiences of working with Zhang Shizhai, and the first time they were working with Zhu Yun;``Disadvantage'' is the main cause of their contradiction;At the beginning, Rong-fu is the reflection of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e of mind. Wang, Zhang, both of them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Dai Zhen's academic influence, and there are many common points, but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which are embodied in academic path, governance philosophy, direction of thought, and the spirit of the world.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ZX038)
【分类号】: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冯乾;《述学》故书——关于汪中与章学诚的一段公案[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04期

2 林存阳;;《史籍考》编纂始末辨析[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01期

3 倪惠颖;;汪中、章学诚交恶初始时间及原因考辨[J];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04期

4 柴德赓;章实斋与汪容甫[J];史学史资料;1979年02期

5 徐适端;也谈章学诚的妇女观[J];史学史研究;2005年02期

6 颜建华;汪中著述及版本考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群;;中国古代法上的“义绝”: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与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2 谈家胜;;近二十年徽州家谱文献研究的学术审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张晓淮;原经: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意义[J];安徽史学;2002年02期

4 吴怀祺;安徽地区文化变迁与史学——为《安徽史学》复刊20周年而作[J];安徽史学;2004年01期

5 薛贞芳,鲁燕;徽人年谱试析[J];安徽史学;2005年05期

6 王应宪;;清代“实事求是”学风的复兴与沉寂[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7 孙勇才;;内在理路:从尊德性到道问学——余英时与清代学术思想研究[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8 汤文博;;试析章学诚的性情观[J];安徽史学;2008年04期

9 崔罡;黄玉顺;;构建中国当代历史哲学的思想视域问题——读徐国利教授《钱穆史学思想研究》[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10 王惠荣;;从晚清汉学区域之发展看汉宋调和[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倩;朱孝远;;以通信对象为核心考察彼特拉克的交游圈:一位知识精英如何建构和调动社会关系网络[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顾建娣;;淮北的宗族与捻军的起源[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4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卢佑诚;;梅曾亮“民P彼枷胧雎踇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8 丁海斌;陈凡;;论清代科举与“官科技”[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9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10 丁海斌;陈凡;;论清代科举与“官科技”[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谭瑞梅;曾国藩道德修养思想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婷;生物技术发展困境及其人文反思[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思坤;影响力最大化与价值链增值[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龚洁;刘师培魏晋玄学研究述论[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李璐;论曾国藩的义理之学[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杨旭;李文pだ裱枷胙芯縖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付金柱;;章学诚与《史籍考》[J];图书馆杂志;2003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少扬;章学诚史学思想分析[J];襄樊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经君健;;束,

本文编号:2482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82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5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