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文人佛寺旅游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12 15:50
【摘要】:中国古代旅游具有“泛旅游”特征,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之中,成为一种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边缘性社会活动。放眼中国古代旅游史,晚明社会呈现一派如痴如醉、繁忙的旅游景象,标志着中国古代旅游发展的又一次高峰。晚明政治、经济、思潮、士风特殊时代风貌和佛教复兴、圆融性转向综合作用下形成文人旅游风盛,带动佛寺旅游风兴。本文综合利用旅游史学、宗教旅游学和社会史研究方法,通过对文人文集相关游记信息和地方县志、寺志、摩崖石刻等综合史料的分析和考证,从晚明文人佛寺旅游背景、概况、进程和特点四个部分综合阐述晚明文人佛寺旅游问题。论文中分析晚明文人佛寺旅游类型,旅游功能,旅游动机,朝山交通方式、寺庙用餐、游寺内容、与僧人互动、寺院住宿和寺院开支六个旅游要素和旅游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解析晚明文人佛寺旅游中山水景观欣赏的科学化与佛化转向、高雅之兴及与民同乐的雅俗共赏之势、情欲释放下的奢侈享乐与佛教禅净双修的平淡回归和旅游业发展的批判与肯定四个重要特征。文人多元化佛寺旅游特点折射出晚明社会特有的商品经济发展新趋势,市民社会兴起、文人生活世俗化和士僧互动社会新风;反映了阳明心学、禅净双修和实学思潮多元文化风潮,具有时代发展的进步性。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文人旅游风盛与佛寺旅游风兴是在晚明“分崩离析”的混乱朝政与黑暗政治下文人无奈的逃遁,他们在寺庙等风景名胜的奢侈享乐行为是传统出仕思想报国无门情境下颓废思想的外在行为表现,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因此,对于文人佛寺旅游特点的评析应坚持二重评价标准。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48.3;F59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乃明;;试论晚明时代的“利玛窦现象”[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7期

2 徐虹;;情理冲突颂伦理——《型世言》对晚明伦理题材的关注[J];名作欣赏;2010年29期

3 苗玲玲;;论晚明市民文化对文士的影响[J];传承;2009年10期

4 柳素平;;晚明名妓文化的悲剧性探析[J];东岳论丛;2009年09期

5 徐虹;;风云变幻铸书魂——《型世言》对晚明重大事件的反映[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张和平;试论价值理性视野下晚明社会的经济人文与经济生活[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04期

7 刘晓东,赵毅;晚明士人社会交往的失范及其评述[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李鑫;;论晚明的旅游风尚[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01期

9 林中泽;;晚明来华耶稣会士的经济伦理及其对儒学的调适[J];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01期

10 任晓兰;;论晚明女性婚姻自主意识的萌发及其制度性阻滞[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暴鸿昌;;论晚明社会的奢靡之风[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2 刘志琴;;封建统治衰变中的文化与世风——《晚明文化与社会》序[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3 曾庆雨;;“原儒”思想变异与晚明个性提倡[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胡有萼;;从《徐霞客游记》考察我国资本主义萌芽[A];徐霞客逝世360周年纪念活动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进德;张扬;;试论《金瓶梅》对颂“情”传统的颠覆[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6 万明;;万历君臣:《明实录》所见情感世界的个案分析[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7 孟斌斌;;浅析屠隆诗文中的政教观[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汉俊;;公元1607年的背影——徐霞客科考出发400年祭[A];徐霞客研究(第16辑)[C];2008年

9 吴曙华;;徐霞客所处时代小议[A];徐霞客研究(第21辑)[C];2010年

10 徐立新;;晚明士人的非正统取向及其延续性——以徐霞客为例看“东方式的文艺复兴”进程[A];徐霞客研究(第20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万明;晚明社会变迁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曹江红;晚明社会变迁实质是社会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3 张金奎;军户与晚明社会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张海英;全球视野下的晚明社会[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吴琦;晚明社会的一个特殊经世群体[N];光明日报;2002年

6 张德建;晚明社会与文化变迁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7 通讯员 沈宽宴 本报记者 谢国平;曾经的荣耀[N];浙江日报;2010年

8 葛剑雄 复理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唐力行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家范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邹逸麟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范金民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卫平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戴鞍钢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熊月之 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周振鹤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聚焦晚明社会[N];社会科学报;2004年

9 陈学文;晚明的高官与商人[N];光明日报;2004年

10 万明;关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晖莉;晚明文人佛寺旅游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储著炎;晚明戏曲主情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胡克诚;明代江南逋赋治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林中泽;晚明中西性伦理的相遇[D];中山大学;2001年

5 冯明;张居正改革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维;“心”与“声”的解读[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7 周玉波;明代民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郑艳玲;钟惺评点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安永欣;晚明画谱综合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10 钟锡南;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小溪;晚明小说中的士商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曹晓云;祁彪佳视野下的晚明吏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温晓旭;士女交游与晚明闽中文学[D];西南大学;2011年

4 周惠;晚明江南地区妓女服饰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2年

5 陈盛桦;论晚明入华耶稣会士对中国学风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潘星星;晚明杭州坊刻曲本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文广;晚明艺术设计“世俗之风”论析[D];苏州大学;2007年

8 邢哲;晚明江南地区米价变化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郑娟娟;晚明游记的史料价值[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周佳;《抚吴疏草》与江南“士民”冲突[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98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98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4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