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晋士人的个性及其限度——以《世说新语》为例
[Abstract]:Shi Shuo Xin Yu fully shows the personality and demeanor of Wei and Jin scholars, that is, the high self-standard setting based on "I" and the "truth" as the expensive self-standard. Although this is regarded by Qian Mu, Yu Yingshi and Li Zehou as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or "human awakening", it is actually limited and should not be exaggerated. Returning to the historical time and space of the existence and evolution of the "individual" of the ancient scholar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scholars of the Han Dynasty, before and after the Tang Dynasty,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scholars of Wei and Jin dynasties had certain individual or self-consciousness, but they had not yet reached the true "awakening of human beings", and their "personality" words, deeds and life attitudes could not hide the truth of their "non-individualization" existence. Generally speaking, the personality publicity of Wei and Jin schola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aesthetic culture and open up new morality.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文明、文化与建构和谐世界研究”(成果批准号12&ZD0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魏晋人物品评的诗学解释学研究”(资助编号:2011M50048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35;B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刘艳玲;;娇娜:栖居在精神家园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3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4 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宋金民;;《新水浒》主旨“救世”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6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张增田;公平:道家黄老学派的法价值追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9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10 叶旦捷;;《聊斋志异》的造境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4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孟庆阳;;唐前奏议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黄鸿仪;;论中国画的“内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昌舒;;论中古时期出处思想的演变及其审美意蕴[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9 盛洪;;天命与民权(初稿)——探寻中华文明的宪政框架之一[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10 李锐文;;论书画同源的审美意义[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唐s,
本文编号:2512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512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