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忧后乐不为身——范仲淹从政之道撷英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
【分类号】:K2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新民;郭蒸晨;;范仲淹与邹平[J];春秋;2000年04期
2 郭学信;论范仲淹人文性格及其文化成因[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3 吴铮强;;范仲淹的忧虑(下)[J];国学;2009年10期
4 范兆琪;;范仲淹对封建官僚制度改革的尝试[J];历史教学;1984年04期
5 杜建录;;范仲淹御夏事迹述评[J];固原师专学报;1989年03期
6 龚恒;;范仲淹拒奢及其它[J];学习月刊;1995年12期
7 陈麟德;刘兆清;;范仲淹爱民惠政初探[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8 养拙;;范仲淹早年的两则史实考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9 李海健;范仲淹人才思想初探[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1年02期
10 走木;范仲淹用人之误:“重近轻远”[J];领导科学;199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传家;;不朽的形象 崇高的精神——京剧《范仲淹》礼赞[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李裕民;;再谈范仲淹生母谢氏的身份问题——答李丛昕先生[A];中国宋史研究会——唐宋经济史高层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丛昕;;有关范仲淹身世的几个问题——兼答李裕民先生[A];中国宋史研究会——唐宋经济史高层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余元钱;;莆仙籍古今三名人名诗举析[A];福建诗词(第十八集)[C];2008年
5 乔卫平;;论范仲淹庆历兴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张世敏;;张载与王安石变法之比较[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复生;;儒学复兴思潮影响下的北宋中期兴学运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王红信;朱红亮;;宋代的朋党思想及其对北宋政治的影响[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9 王书声;;蔡襄历史功绩述评[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井上_,
本文编号:2550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550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