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家庭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22 14:23
【摘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长期分裂和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家庭经历了各种考验,家庭关系也更为复杂。研究这一时期的家庭关系,对深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以及推动中国家庭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本文在第一章中,以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规模与结构的探讨,作为研究家庭关系的基础和起点。这一时期不同政权和时段的家庭规模是有较大变化的,户均口数在2-7人之间变动,与户均口数相差较大的家庭也是大量存在的。该时期的家庭可以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与联合家庭三大类型,此外还有鳏寡孤独家庭、祖孙隔代家庭和依养外亲家庭等特殊家庭类型。 第二至五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别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和其他家庭关系。 第二章研究父子关系的相关问题。父子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相互的责任和义务。魏晋南北朝时期,父母的角色从胎教已经开始,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仅体现在以文化知识和谋生技能传授为主的童蒙教育之中,也表现在以处世技巧和道德教育为主的训诫当中。在该时期,“父慈子孝”的儒家伦理规范更加注重子女对父母尽孝,孝道伦理得到了较好的实践。在继母子关系中,对继子“孝”的要求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对继母是否慈善却缺乏约束力量。这一时期的养子以同姓近亲尤其是兄弟之子居多。在孤儿寡母型家庭中,寡母对抚养和教育子女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虽然国家法令多次重申禁止私自复仇,但这一时期复仇之风盛行,其中为父报仇者占绝大多数。该时期的出嫁女与本家往往保持着日常交往,此外她们还有可能长期归宁本家或在夫亡后归宗。 第三章探讨夫妻关系、夫妾关系、妻妾关系和与此相关的家庭蓄妓之风。这一时期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对于其他历史时期来说要高一些,夫妻之间有时能够较为平等地对话与交流。该时期妇女妒悍之风盛行,对夫妻关系有着一定的影响。夫妻冲突有时会引发离婚,有时还会导致家庭暴力的发生。在社会上层家庭,纳妾现象较为普遍,无妻和妻妾并存情况下的夫妾关系有着很大的不同,妻妾之间也经常会互相争斗。在魏晋和北朝时期,一夫二妻的现象较为常见,二妻之间为了争夺嫡妻地位,很难平安相处。这一时期家庭蓄妓之风的盛行,对家庭与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容易导致夫妻关系的不和。 第四章对兄弟关系进行了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从统治者到普通百姓对兄弟关系都更加重视,儒家关于兄弟关系的伦理思想影响更为深入。南北朝之间的兄弟关系有所不同,北方的兄弟关系整体来说不如南方好。在南朝,父母在世而兄弟婚后分家者占多数,兄弟间的财产纠纷相对来说要少些。由于妻妾地位分明,嫡子与庶子之间一般也能较好地遵守所谓礼法的约束,较少发生嫡庶之争。而在北朝,虽有一些兄弟和睦相处的典范,但在实际生活中由财产或嫡庶关系引发的家庭矛盾较为常见。 第五章研究了上述三种关系以外的家庭关系。在孙辈失去父母后,祖辈有抚养孙辈的责任和义务,而孙辈也要对祖辈尽孝。伯叔对侄子有教育、训诫和救助的责任,对失去父母的孤侄有抚养的义务。侄子对伯叔孝敬也是儒家孝道伦理的基本要求。婆媳、娣姒之间一般没有血缘关系,她们之间通常较难相处。虽然礼制对子妇与舅姑的关系做出了种种规定,但实际生活中的人们未必都能够遵守,婆媳之间的激烈冲突时有发生。娣姒关系与兄弟关系密切相关,兄弟和睦则一般娣姒易处。嫂子处理好与叔妹的关系,对家庭和睦有着重要意义。这一时期,孤儿由外家抚养也很常见,在依养外亲的情况下,舅甥关系通常较为密切。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该时期人们的家族意识普遍较为强烈。 最后一章探讨了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关系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在家庭外部,统治者通过表彰孝悌节义、严惩违犯家庭伦常犯罪等手段,积极维护家庭伦常。而这一时期频繁发生的战乱,对家庭关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家庭内部,财产问题是一个核心问题,尤其是对兄弟关系影响最大,有时还会影响到父子关系和夫妻关系。婚姻形态对家庭关系也有很大的影响,在社会上层家庭中盛行的纳妾和蓄妓行为,直接影响到了夫妻关系的和睦。在一夫二妻家庭和再婚家庭中,家庭关系往往更加复杂,容易引发家庭矛盾。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35
本文编号:2551684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35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菊芳;北朝妇女家庭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靳佳佳;北朝人口结构和人口政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51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551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