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东北地区的昭忠祠与旗人入祀现象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傅德元;;李鸿章与淮军昭忠祠[J];安徽史学;2006年03期
2 李廷扬;青州旗城昭忠祠显忠碑文[J];满族研究;2001年03期
3 张士尊;;明代辽东忠烈祠的修建与边疆文化特色[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刘鲡;;从大清“敕建昭忠祠碑”谈甲午战争中的毅军[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方英;;淮军研究及其历史文化资源利用[J];安徽史学;2011年06期
2 傅德元;;李鸿章与保定淮军昭忠祠公所[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张芳;;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淮军研究的新进展[J];军事历史研究;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艾红玲;晚清湘籍名人日记中的礼制礼俗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彩云;明代辽东地区书院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静;;康熙年间盛京旗、民垦区划界初探[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齐春晓;;简述清代对东北的封禁政策及其影响[J];北方文物;2009年04期
3 刘文波;;清代东北驻防将军职掌比较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03期
4 谢景方;吴娟;;清中叶以前东北地区教育实施的特点和经验教训[J];东北史地;2007年04期
5 贺飞;;清代东北土地开发政策的演变及影响[J];东北史地;2009年05期
6 春分;《满族研究文集》出版[J];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01期
7 蒋戎;王小欧;;元朝的“用夏变夷”思想在东北地区的实施和影响[J];东北史地;2007年06期
8 陈红;;试论清朝前期东北地区人口流动及其影响[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1期
9 黄云鹤;苑宏光;;清代以来东北汉族民间信仰构成及其特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10 陈鹏;;清代东北地区鄂伦春编旗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杰;;清代殊卷所见蒙古旗人科举家族[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2 刘德鸿;;乾隆时满族统治阶级的腐朽与“八旗生计”[A];满学研究(第三辑)[C];1996年
3 ;《满文老档》前言[A];满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4 项春松;;辽国交通、驿道及驿馆述略[A];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5 任桂淳;韩振乾;;清朝八旗驻防财政的考察[A];满学研究(第一辑)[C];1992年
6 刘肃勇;;第八讲 金太祖进军辽东[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7——辽海讲坛·第五辑(历史卷)[C];2009年
7 李燕光;;《重译满文老档》前言[A];满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8 李燕光;;清代的八旗汉军[A];满学研究(第一辑)[C];1992年
9 王岗;;海陵王与金中都[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永江;;八旗蒙古任官初探[A];蒙古史研究(第三辑)[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杲文川;刘小萌与《清代北京旗人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田子馥;“闯关东”的历史贡献[N];协商新报;2006年
3 刘平 本报记者 李信;御侮留遗迹 竖碑儆后人[N];吉林日报;2006年
4 汪利平;杭州旗人和他们的汉人邻居[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5 段光达;东北地区近代城市化问题初探[N];光明日报;2006年
6 刘薇 木禾;由八旗制度想到的[N];吉林日报;2005年
7 魏影;京旗回屯对黑龙江的开发[N];光明日报;2006年
8 尹钧科 富丽;清代北京的人口规模是怎样调控的[N];北京日报;2006年
9 高向之;清代京师内外城市民生活差异之考察[N];北京日报;2004年
10 ;神秘古崖居主人原为东北小矮人[N];北京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跃;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于春英;清代东北地区水灾与社会应对研究(1644年—1911年)[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鹏;清代东北地区“新满洲”研究(1644-1911)[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英兰;清代东北人口与群体社会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费驰;清代东北商埠与社会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徐雪梅;清朝职官制中的满汉差异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吴爱明;清督捕则例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周喜峰;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研究[D];南开大学;2003年
9 靳阳春;宋元汀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翁有利;长春人口发展与城市变迁研究(1800-1945)[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莹;清代东北地区物产变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萌;清代中叶流民出关与东北旗人生计的变化[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洋;晚清兴京旗人社会生活述略[D];辽宁大学;2012年
4 张哲;清代东北地区晋商经营活动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5 尚振华;清代东北地区的救灾与济贫[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方姝孟;清代东北地区流放文人群体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7 彭晶;清政府在东北地区对中朝贡道及朝贡使节的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贾晓川;清代东北流放文人情感世界探析[D];辽宁大学;2011年
9 金华;清代东北籍进士的文献成就述论[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孙倩;清代东北站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53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553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