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经学怀疑思潮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4 01:54
【摘要】:清末学者皮锡瑞在其所著《经学历史》中将经学史上的宋代时期称为“经学变古时代”。的确,从宋代经学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特征来说,都与此前的汉唐经学、此后的清人学术有重大的区别。宋代经学重义理,好创获,重发挥,喜新说,在阐释与发展儒学内在价值的同时,高扬主体意识和理性精神。宋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怀疑精神。北宋中期以后,形成一股经学怀疑思潮,影响深远,及于明清。乾嘉学者往往贬斥宋学,但对宋人的考据成果、疑古辨伪收获,也往往能加以吸取。二十世纪上半叶兴起的“古史辨”运动,究其远源,实承宋学绪馀。 一 经学怀疑思潮是与“经学变古”密切相关的。“疑古”是“变古”的前提,“变古”是“疑古”的必然归宿。经学变古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并非北宋庆历之际一蹴而就。从中唐以来,由于社会生产力、生产方式的巨大进步,带来了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在文化学术领域,儒、佛、道三教都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从儒学、经学方面来讲,出现了三股新思潮: 一是以刘知几为代表的疑古思潮,对一些儒家经传提出疑问。 二是以啖助、赵匡、陆淳为代表的新经学运动。他们三人的主要贡献是开创了“舍传求经”的经学新方法。 三是以韩愈、李翱、柳宗元为代表,对儒学理论体系的重建。 这三股新思潮,是对汉唐儒学、经学的矫正与发展。中唐以后,儒家经学已经表现出与汉学不同的面貌,经学变古的起点,应当上推到中唐,天宝、大历之际可以作为旧经学与新经学的一个分水岭。北宋中期的经学变古与怀疑思潮,实际上是中唐以来儒学新风的延续与发展。不过,庆历以前,这种变古只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44
本文编号:2555407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4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平;;略论宋代禁事涉边机政事图书流入异族政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林平;宋代禁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金生杨;宋代巴蜀易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李冬梅;宋代《诗经》学专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李伏清;论柳宗元与儒学复兴[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建民;宋代《尚书》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王彩梅;苏辙文艺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李云安;朱子诗经学的民间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天宗;吕祖谦易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唐海艳;欧阳修《诗本义》新探[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霞绍晖;汉唐注疏的遗韵[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55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555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