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图经与九域图志:从资料到系统知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松弟;宋代户口的汇总发布系统[J];历史研究;1999年04期
2 穆朝庆;《九域志》考释[J];史学月刊;1985年05期
3 潘晟;;图经源流再讨论[J];中国地方志;2010年01期
4 辛德勇;;《周礼》地域职官训释——附论上古时期王官之学中的地理学体系[J];中国史研究;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毅;;风水学与新世纪的居住建筑设计[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周敏;唐宋时期江南经济区形成及特点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1期
3 张保见;;王应麟撰著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季中淳;中国冰缘区湿地及其环境效应与生态建设[J];冰川冻土;1996年S1期
5 叶舒宪;“大荒”意象的文化分析——《山海经·荒经》的观念背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刘刚;中国方志书目与索引述略[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7年01期
7 印嘉yP;介绍几种与林业有关的古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2年S1期
8 王熹;;论万历《顺天府志》的体例纂修特点与文献价值[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9 顾文若;;王轩、杨笃与光绪《山西通志》[J];编辑之友;2011年01期
10 马强;论宋代历史地理学文献兴盛原因[J];图书与情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尚衍斌;;元代色目人史事杂识[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2 徐建春;;徐霞客游浙日记探析[A];徐霞客在浙江[C];1998年
3 郝培尧;董丽;;早期江南文化与江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地域性特色[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陈时龙;;明人对书院的态度——以明代地方志的书院记载为考察对象[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二辑)——明代国家与社会研究专辑[C];2014年
5 王启发;;罗汝芳对儒家经典的理会及其思想史意义——以其泛论《四书》、《五经》和专论《语》、《孟》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二辑)——明代国家与社会研究专辑[C];2014年
6 赖瑞和;;唐职官书不载许多使职:前因与后果[A];唐史论丛(第十九辑)[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晓方;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孟万忠;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史明文;《新疆图志》版本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姜萌;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D];山东大学;2011年
7 李平;晚唐五代道教修道变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8 彭飞;隋唐东北边塞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乌再荣;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苏州古代城市空间研究[D];南京大学;2009年
10 马俊芬;宋词与苏杭[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洋;山地住区规划中相关风水问题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刘淑兰;浙江省自然物候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艳芳;皮日休吴地创作与吴文化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许建萍;闽东地区旧方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苏秋红;郭柏苍及其诗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晟;《色叶字类抄》汉字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7 冯瑞;北宋历史地理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慈平;元代历史地理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沈波;明代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D];西北大学;2011年
10 王玉国;唐代凉州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向奎;周礼内容的分析及其制作时代[J];山东大学学报;1954年00期
2 曹婉如;现存最早的一部尚有地图的图经──《严州图经》[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晟;宋代地理学的观念、体系与知识兴趣[D];北京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55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555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