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孝端后与孝庄后姑侄共嫁清太宗的文化解析

发布时间:2019-11-20 12:02
【摘要】:从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看,清初孝端后与孝庄后姑侄共嫁一夫的历史事实并不令人费解。这一婚姻现象与中国历史上媵婚制度大体上属于同一类型婚姻形式,是产生较为古老、较为普遍且持续时间长久的婚姻习俗。同时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观之,它属于姊妹共夫制婚姻范畴,这也是一种在初民社会中较普遍存在的婚姻现象。从人类婚姻史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观察,孝端后与孝庄后共嫁一夫的婚姻形式,与华夏族形成早期及初民社会中的婚姻形态大致相同,因此它只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背景下的产物,因此是合理的,也是可以被理解的。此外,用摩尔根群婚制理论来理解和解释这一婚姻现象是不妥当的,因为摩尔根的这个理论本身就不是通过对具体事实的研究而来的,是他的一个推论。不能将姊妹共夫婚视为人类社会婚姻的普遍状态,只能是一部分人的个别婚姻。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人类社会即使在原始民族中一夫一妻制仍是基本形态。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华宗;;从“装袋子”民族学到“造袋子”民族学——民族学的中国化之路[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刘式今;原始社会的房屋形式与婚姻的关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骆继光 ,江立华;原始社会中婚姻与家庭的演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4 江立华;古代秘鲁地区印第安人的宗教[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5 贺志朴;;审美教育和人类精神家园的建设[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张笑宇;;法律观念中的“政治性判断”——以不同的“秋菊”形象为载体[J];河北法学;2010年01期

7 赫然;;论宗教在满族传统法文化中的作用[J];河北法学;2010年08期

8 张美玲;;转型期乡土法律文化对乡镇煤矿安全法制影响力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王珂珂;;我国乡土社会民事纠纷解决现状透析——对皖北乡村民事冲突的实证调查与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王旭送;;屈原的历史思想[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别道玉;《国语》与先秦文化精神[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尚丽新;《诗经》媵嫁诗与周代媵婚文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周延良;《诗经》媵婚诗与媵婚文化[J];文艺研究;2002年03期

3 ;[J];;年期



本文编号:2563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563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a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