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河患与河臣——台北故宫藏于成龙《江南黄河图》与康熙中期河政

发布时间:2019-11-21 13:09
【摘要】:河图在清代尤其是康熙朝的河患治理和河政运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江南黄河图》是由康熙帝亲自授命、由河道总督于成龙在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绘制而成的。为解决河臣董安国误筑拦黄坝所引发的黄河河患,康熙帝于康熙三十八年三月第三次南巡阅河,并授命河臣于成龙、内务府官员董殿邦等人绘制黄河图,其后他还亲自创制立体"清口图",这几幅类型多样的河图都在康熙中期的河政运作中得到了充分运用。于成龙绘呈的《江南黄河图》曾经康熙帝与大学士等朝臣研读讨论,是河道总督于成龙和康熙帝之间、康熙帝和大学士之间、大学士和九卿、詹事、科道之间沟通河务的桥梁,以及清廷进行河政决策的重要依据。此图表现了康熙中期河政党争、康熙帝南巡、于成龙治河等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康熙中期的舆图绘制机制和河政运作,在清代河政史、水利史和地图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商鸿逵;康熙南巡与治理黄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2 王英华;康乾时期关于治理下河地区的两次争论[J];清史研究;2002年04期

3 姜涛;;清代江南省分治问题——立足于《清实录》的考察[J];清史研究;2009年02期

4 傅林祥;;清代江苏建省问题新探[J];清史研究;2009年02期

5 李鸿彬;;康熙治河[J];人民黄河;1980年06期

6 李国梁;康熙治河[J];史学月刊;1983年03期

7 刘德仁;论康熙的治河功绩[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8 潘吉星;;康熙帝与西洋科学[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年02期

9 席会东;;海外藏康熙《黄运两河全图》研究[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扬宗;;康熙、梅文鼎和“西学中源”说[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03期

2 肖玉秋;;《中俄天津条约》中关于俄国在华自由传教条款的订立与实施[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席会东;;《王石谷全黄图》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年01期

4 龚小峰;;“江苏巡抚”定名考辨[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5 潘吉星;;温度计、湿度计的由来及其传入中国的年代[J];情报学刊;1992年05期

6 许康;论康熙帝的科技管理──纪念爱新觉罗·玄烨诞生340周年[J];科技管理研究;1995年01期

7 张强;;从清初黄河治理看康熙帝领导风格[J];满族研究;2011年04期

8 石云里;;康熙宫廷里的一缕机械论科学之光 在华耶稣会士介绍温度计的另一著作[J];科学文化评论;2013年01期

9 朱浒;二十世纪清代灾荒史研究述评[J];清史研究;2003年02期

10 贾国静;;二十世纪以来清代黄河史研究述评[J];清史研究;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3 吴超;经、史视阈下的清初实学学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牛亚华;中日接受西方解剖学之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姬忠科;靳辅治河相关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邵博;康熙朝治理黄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沈来红;孙枝蔚诗歌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赖玉芹;论康熙帝的科技管理思想及举措[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闫大伟;论康熙的西学观[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6 马红丽;靳辅治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郑林华;雍正朝河政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窦艳;传教士与明清之际的中西医交流[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平;《河工器具图说》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10 晋菲;康熙科技观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亮功;;安徽建省考析[J];安徽史学;1992年01期

2 席会东;;清康熙绘本《黄河图》及相关史实考述[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05期

3 席会东;;《王石谷全黄图》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年01期

4 张伯伟;;二十六种朝鲜时代汉籍书目解题(上)[J];文献;2004年04期

5 王社教;安徽称省时间与建省标志[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01期

6 公一兵;江南分省考议[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01期

7 傅林祥;;江南、湖广、陕西分省过程与清初省制的变化[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孝荣;康熙朝同名两清官——于成龙[J];历史教学;2002年10期

2 洪憔杰;历史上的于成龙[J];党员之友;2001年04期

3 余沐;;被康熙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J];文史博览;2007年03期

4 宋馥香;试论于成龙为官清廉的作风[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5 王毅鸣;;论于成龙精神及其现实意义[J];前进;2011年01期

6 沧桑老刀;;古代最廉洁的官吏是谁?[J];政府法制;2011年23期

7 杨子才;;于成龙一身清廉正气[J];中国监察;2006年15期

8 李子杰;;一代廉吏 于成龙[J];共产党人;2004年08期

9 ;刚正不阿的李天馥[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张大陶;;洁己爱民于成龙[J];党的建设;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利华;杨家林;;康熙崇理、学理、用理方略浅析[A];朱熹与武夷山学术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2 齐木德道尔吉;;康熙之路——纪康熙皇帝首次亲征噶尔丹[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3 细谷良夫;王桂良;;围绕尚氏家族的诸史料[A];满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4 陆成兰;;毓庆宫的三次改建与清代建储[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C];2000年

5 齐木德道尔吉;;昭莫多之战以后的噶尔丹[A];蒙古史研究(第四辑)[C];1993年

6 胡孝德;高小平;;同曲异工——16—18世纪西学东渐在中、日两国的不同命运[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7 宝音特古斯;;关于第巴阿尔布巴的一封密信及其相关史实[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8 张凤良;屈六生;;胤祯奏折选译[A];满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9 吴伯娅;;碰撞与裂变——清代前期中西关系刍议[A];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10 徐晓望;;清代敕封天后问题新探[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史馆文;明君启盛世[N];中国档案报;2003年

2 史馆文;躬亲治河座右铭,,千古天子第一人[N];中国档案报;2003年

3 王质京;康熙南巡与扬州治水[N];扬州日报;2011年

4 涧青;南书房[N];北京日报;2004年

5 何文生;海瑞和于成龙的政治生涯[N];中国审计报;2003年

6 史馆文;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N];中国档案报;2003年

7 徐广源;“下嫁”皇太后与她的昭西陵[N];中国档案报;2001年

8 冯尔康;清代官绅的晚年生活(下)[N];中国社会报;2008年

9 高言华;康熙严惩纳贿污吏[N];中国档案报;2006年

10 云亦云;清代唯一的“汉人格格”在广西[N];南宁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秀梅;清朝统一准噶尔史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薛明;清代中前期的中日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赖玉芹;博学鸿儒与清初学术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霞;清前期督抚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王胜军;清初庙堂理学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张佐良;清初河南社会重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7 唐桂艳;清代山gq刻书史(一)[D];山东大学;2011年

8 肖应云;明清西方传教士的汉语学习与文化交流(1582-1795)[D];暨南大学;2010年

9 刘彦臣;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迪;清乾隆朝内府书画收藏[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琦;康熙帝宽大政治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赖玉芹;论康熙帝的科技管理思想及举措[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学然;康熙帝北巡与蒙古三部落进贡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睿;李氏朝鲜君臣眼中的康熙帝与雍正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红丽;靳辅治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杜雪莹;康熙帝的佛道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李治;河道总督与清朝政治[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8 韩四亮;康熙帝皇子教育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春虎;长白山定界碑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10 郑林华;雍正朝河政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64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564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a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