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女性眉妆述略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苗;女性物事与宋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可先;;《浮玉词初集》与清初东南词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冯旖旎;;浅谈宋词中的悲秋植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3 程曦;;寒云碧水梅花魂——小议姜夔词中意象之选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4 崔柳青;;浅析宋词中表示“离别”的主要意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5 李慧君;;浅论吴潜及其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6 张胜仪;;从唐宋女性服饰变迁看社会上层群体的审美态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7期
7 宋锡玲;;七夕传说对中国古代诗词的影响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郑继猛;;袅娜花枝含深意——论宋词中的簪花、戴花意象[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刘浏;;魏庆之及《诗人玉屑》丛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蔡凌;;同是议论 同中有异——苏辛词中议论之比较[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徐培富;初广永;;试论苏轼对密州文化的贡献与影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C];2012年
2 金滢坤;;唐五代科举考试中的冒籍——中国最早的“高考移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欧明俊;陈X;;也论稼轩其人其词之“气”[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周莹;芦建国;;南京蜡梅市场调查[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5 张文昌;;论唐宋礼典中的佛教与民俗因素及其影响[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6 罗贤淑;;论丁炜词之用调特色[A];海峡两岸之闽南文化——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4 梅国宏;都市文化视域中的宋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符继成;走向南宋:“贺周”词与北宋后期文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昊;女真建国前社会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屏;两宋词雅化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农业专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何悦玲;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史传”传统及其历史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裴会涛;敕与北宋立法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马英菊;范成大《石湖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振认;荆轲形象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桂珊;况周颐词作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0年
6 童霏;论宋代节序诗词中的饮食文化内涵[D];江南大学;2010年
7 王璇;宋代茶文化与宋代士大夫意识[D];江南大学;2010年
8 林蓓蕾;活动于大观、政和年间的豫章诗社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陈满荣;夏竦及其骈文创作[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吴铭;基于适当设计理论的家用便器产品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明;‘妙在得于妇人’——论歌妓对唐宋词的作用[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02期
2 吴旭霞;宋代的服饰与社会风气[J];江汉论坛;1998年03期
3 陈践;;敦煌藏文ch.9.Ⅱ.68号“金钱神课判词”解读[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杨晓红;宋代占卜与宋代社会[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张邦炜;两宋妇女的历史贡献[J];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06期
6 宋东侠;;宋代士大夫的狎妓风[J];史学月刊;1997年04期
7 高世瑜;缠足再议[J];史学月刊;1999年02期
8 李美霞;宋词中女性服饰形象初探[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9 钟年,孙秋云;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禁锢——宋代的妇女生活[J];文史杂志;1996年01期
10 田苗;唐代妇女眉妆演变考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阳波;;沉船之茶[J];茶博览;2010年08期
2 湘子;;宋代的斗茶之趣[J];现代养生;2008年08期
3 包光潜;;宋代小资生活[J];美食;2011年05期
4 ;宋代点茶法的流行和斗茶的兴起[J];福建茶叶;2010年Z2期
5 邱庞同;宋代菜肴风味流派述略——《中国菜肴史》节选[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2年01期
6 范红梅,温兰;浅谈中国古代女性眉妆的流变[J];丹东师专学报;2002年S1期
7 ;今夏自然眉型才最IN[J];女性天地;2006年08期
8 余悦;周春兰;;中国宋代茶文化的繁荣与特色[J];农业考古;2007年02期
9 张函芮羽;陈安定;;宋代斗茶现形记[J];普洱;2008年04期
10 星宇;;立体眉妆成就法[J];中国化妆品(时尚);2011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化妆急救三则[N];保健时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纪昌兰;宋代女性妆饰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2 徐京美;宋代的茶诗与茶事[D];江南大学;2011年
3 杨莹;宋代烹饪技艺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谢丽丽;宋代陶瓷酒具的功能与审美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564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56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