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研究(1901-1922)

发布时间:2020-06-26 20:53
【摘要】:清末民初时期的教育,处于中学与西学、新学与旧学大汇合、大变革的交错点。新式学堂产生以前,教学主要是在各类官学、私塾和书院里进行。在广大民间私塾,课程内容主要是初等程度的读书和识字,教材主要是“三百千”;而在官学和书院里,所教的都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儒家经典,讲究的是所谓义理、考据、词章之学。这些学校名目不同,教育对象也各有所别,但实际上都不过是科举的附庸;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新式学堂产生以后,特别是清末推行新政后,普通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班级授课制建立起来了,近代中小学课程体系建立起来了,教学方法彻底革新了,作为中国第一本专业教育期刊《教育世界》,是如何记录、探讨、推动这些开创性变革举措的出台和完善?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民主、自由、个性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不断涌现的教育期刊《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新教育》等,又在整个教学变革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产生了什么作用?它们凭借什么样的策略来推动教学变革不断往纵深方向发展?这些,就是本研究所要探究和回答的核心问题。 除引言、结语外,本文共分六章进行阐析和论述。 第一章,分析了清末教育期刊产生的历史条件,阐述了中国第一本教育期刊《教育世界》创刊的动因、由来以及罗振玉、王国维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从办刊数量、主体、种类三个方面对清末民初教育期刊群的形成及态势做了一个大致扫描。 第二章,集中探讨了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学变革的思想蕴育。教学变革的发生发展总有它的思想动因和理论指导,而且这种观念上的引领又是多种思想元素碰撞交融、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特点,在新旧教育理论交汇冲突、各种教育思潮风云际会的清末民初,显得尤为突出。本章主要在教育期刊助推教育理论的传播、教育思潮的勃兴、教学目的的变革等方面作出深入分析,并兼以个案研究,描述了教育期刊在教学变革的思想蕴育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章,集中探讨了教育期刊与现代课程制度的逐步确立。课程是教学活动的内容,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本章从课程制度演变的视角,探讨清末民初教育期刊是如何关注、推动中小学课程改造的,它们在现代课程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中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第四章,集中探讨了教育期刊与教科书的现代转型。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和学科发展水平的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本章主要从教科书的价值选择、编撰创新、营销推介三个方面,再现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在中小学教科书的现代转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第五章,集中探讨了教育期刊与教学实验的蓬勃开展。教学实验的渐次展开,是清末民初时期一道独特的文化教育景观。教学实验既探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推陈出新,又促进了教学观念的与时俱进。近代教育期刊以其独到的观察视角和独特的传播平台,深度介入了分团教学法、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教学实验的起步、推广以及成果运用的每一个阶段,成为各种教学实验在中国试行的舆论先声和推进加速器。 第六章,在前文基础上,尝试对教育期刊在教学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采取的策略进行提炼概括,并试图对其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作出比较客观和理性的评判。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529;K249;G23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卫斌;民国时期小学课程改革浅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伯韦;五四时期期刊编辑的趋新意识[J];安徽史学;2005年02期

3 万婷;;论罗振玉的近代学制构想[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孙邦华;《万国公报》对西方近代教育制度的植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郑国民;道尔顿制教育在中国实验的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林穗芳;;“杂志”和“期刊”的词源和概念[J];编辑学刊;1993年02期

7 吴永贵;《中华教育界》对我国近代教育科研的贡献[J];中国编辑;2003年02期

8 王建辉;近代出版与近代教育[J];编辑之友;2001年06期

9 李振峰;从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在我国的影响看今天课堂教学的改革[J];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10 田成;论期刊栏目特征[J];出版发行研究;1999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喻永庆;《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彦荣;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毅玮;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的发展[D];河北大学;2006年

4 毕苑;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吴小鸥;清末民初教科书的启蒙诉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曲晓明;近代我国中学文实(理)分科演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蒋良富;论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荣远;张元济教科书编辑与出版经营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4 冯大伟;近代编辑出版人群体概述[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梅;文明书局教科书出版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308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7308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8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