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新疆汉民族的社会风俗初探

发布时间:2020-08-03 12:13
【摘要】:有清一代,开疆拓土,完成了对悬垂域外百年之久新疆的重新统一。大量的汉族以封疆官吏、驻屯士兵、农民商客和流犯遣员的身份涌入新疆,中断了百年之久的西向移民的高潮再次出现。伴随着移民的脚步,一方面汉民族的社会风俗在边疆地区逐步传播开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新疆地区的社会风貌;另一方面在新疆独特的人文和地理环境中,汉族也在不断吸纳和融会着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改变着自身原有的民风民俗,逐渐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活习俗,成为构建清代新疆人文景观中的重要一幕。现在,我们仍能从新疆汉族人的身上寻觅到这一独特风俗的印记。在一定意义上,现代新疆汉民族的一些风俗习尚就形成和根植在清代新疆的汉族先民的社会风俗中。 本文在收集、整理相关的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参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大体勾勒了清代新疆汉族先民入疆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的概述了清代新疆汉民族的来源分布,为清代新疆汉民族社会风俗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社会背景;第二部分详述了包括生产风俗和衣食住行风俗在内的汉民族的物质生活习尚,特别是在清朝统一新疆后,汉族生活习俗随着经济条件的改观而产生的变化;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章节,本文从山川祭祀、神灵祭祀和娱乐冶游风俗三个方面探求内地汉族举家迁徙、万里奔走进入新疆全新的生态环境后,所经历的复杂心里历程,以及基于此而形成的精神风俗;第四部分通过记述新疆汉族人的岁时节令风俗和婚丧嫁娶风俗,从社会综合层面叙述了清代新疆汉民族的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既有传承性又有地区性,是清代新疆独特的社会环境造就了新疆汉民族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本文运用历史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了在清代各民族开发和建设新疆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汉民族社会习俗的变化和形成,从历史的角度来论证汉族的儒家文化凝聚在独具魅力的新疆文化中。是新疆各族人民,包括汉族人在内,共同创造了新疆的历 WP=3 史。 本文成文的难度较大,首先缺乏现成的研究成果可资借鉴。其次有关该专题的资料挖掘整理的不够充分,所需资料相当分散,收集整理十分不易,一些风俗习惯只在清代流放新疆的名人日记中有只言片语的提及,难以描述其全貌。笔者虽尽力对所能接触到的著述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搜索,但仍有资料不足之憾,只能有待于将来发现更多的新资料,予以弥补。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婷;;析新疆俄罗斯族的文化变迁[J];语文学刊;2011年13期

2 袁宏伟;;大美新疆好放歌[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1年08期

3 ;红色足迹印天山 豪迈跨越[J];新疆画报;2011年07期

4 丁荣华;尹森林;;新疆,亚克西[J];校园歌声;2011年06期

5 潘红莉;;新疆行(组诗)[J];绿风;2011年04期

6 ;岁月如歌 人生如画——建党九十年寄语[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黄适远;;雕塑的回归和复兴——王忠民的泥人之旅[J];丝绸之路;2011年13期

8 ;新疆外贸进口实现成倍增长[J];中国西部;2011年15期

9 王瑞萍;;民族兄弟的好兄弟——记新疆博州“劳动模范”农五师八十八团七连职工张俊峰[J];兵团工运;2011年08期

10 李昀昀;范学新;;论沈苇诗歌中的新疆情结[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春梅;;资源和环境约束下的新疆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升级与转型[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新疆表演学会现状与展望(天山)[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3 吕俊元;何弘;方军;柳英;张晖;;驻新疆乌鲁木齐部队皮肤病调查报告[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艾尼瓦尔·吐米尔;吾尔妮莎;张元明;阿不都拉·阿巴斯;;新疆山地地衣植物区系相似性的数量分析[A];中国第六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杨森;徐兵强;李宏;吐尔逊娜依;塔依尔;;新疆塔里木盆地果树介壳虫及其天敌的研究[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艾尼瓦尔.吐米尔;阿不都拉.阿巴斯;;新疆松萝属地衣生态地理特征分析[A];中国菌物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七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7 黄常锋;甘晓成;何伦志;;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以新疆为例[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力涛;王宁;章建飞;何欣;李增宪;刘翠;韩华;钱亦华;温有峰;席焕久;;陕西西安汉族成人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9 彭宜本;罗国光;刘家驹;;新疆葡萄栽培的气候区划[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10 ;新疆金牧科技开发公司简介[A];首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补选政协第十一届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员会常务委员名单[N];甘孜日报(汉文);2009年

2 驻新疆记者 孙存稳;新疆确定重点发展五大产业[N];中国建材报;2005年

3 蒋夫尔;技能是就业之基 培训是技能之源[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梁鹏 张彩霞;众多能源企业涌向新疆[N];中国矿业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宏鹏 熊聪茹  ;中粮收编ST屯河 搭建进军新疆的战略平台[N];经济参考报;2005年

6 记者 姜帆;新疆确立优势产业引领新型工业化[N];经济日报;2005年

7 FN记者 高国华;摆脱德隆系阴影 新疆屯河欲脱胎换骨[N];金融时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贾达明 陈煊 俞言琳;挥笔新疆绘新图[N];中国绿色时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颜志华;中粮集团成为新疆屯河新掌门人[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年

10 熊聪茹;油气资源开发重心西移新疆[N];西部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淑秋;元代和清代汉族政策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吕光耀;新疆居民西北燥证与生存质量关系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3 刘瑶瑶;青海海西州汉族移民文化变迁及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刘有安;20世纪迁入宁夏的汉族移民社会文化适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丁岩;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发病机理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3年

7 陈其钢;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8 张卫国;双语学与新疆双语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蒲春玲;新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小平;近10年我院宫颈癌及CIN的检出状况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2 李芳;清代新疆汉民族的社会风俗初探[D];新疆大学;2004年

3 彭孟华;新疆高校维、汉大学生“亚健康”状态调查与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伟国;新疆体育教育专业维、汉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5 朱华;新疆维、汉族抑郁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6 杜宇奎;汉族与维吾尔族VKORC1-1639A/G和CYP2C9基因多态性分布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年

7 陈颖;农业投资基金问题及其在新疆的运作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0年

8 王飞飞;科技特派员制度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9 刘晓燕;新疆旅游业投资环境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10 柴瑞娟;新疆梅衣属和黄梅衣属地衣的初步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79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779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0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