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训权力:唐代监察制度的一种政治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05 08:41
【摘要】:监察制度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对我们有所启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而唐代作为中国古代最为繁荣强盛的一代,其监察制度更是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唐代监察体制完善,法制相对健全。不仅包括中央监察、地方监察,甚至连对最高统治者都被纳入监察体制内。具体而言,唐代形成了台谏制度、地方监察制度、监察法规体系等。御史台又细分为台院、殿院、察院,谏官系统主要由谏议大夫、散骑常侍、给事中、补阙、拾遗组成。前者主要负责对百官的监察,后者则主要是君主专制的调节器。地方监察制度是皇权在地方上的延伸,是集权的表现。唐代这种细致严密的监察系统,形成了独立性强、监察官员素质高、分工明确的优点。但由于封建社会的阶级属性和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唐代监察制度也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但从现代政治科学的角度来看,唐代监察制度还是具有许多值得为中国当代社会所借鉴的内容,如监察法规的建立健全、对地方监察的重视、保持监察权的独立等。本文基于此,拟对唐代监察制度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以中央和地方监察为主线展开。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研究唐代监察制度的意义、价值、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一个阐述。第二部分对唐代监察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主要从对前代监察制度的继承发展、调节权力的需要、巩固皇权的必然结果这三方面切入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对唐代监察制度的建构机制进行描述,通过对中央监察体制、地方监察体制、监察法规及其监察制度运转的条件和失灵的原因进行阐述,其中还以安史之乱为界,将地方监察分为前后两期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对御史台、谏官、地方监察官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进行描述。第四部分总结了唐代监察制度的得与失。第五部分通过对唐代监察制度的探析,得出了对当今的借鉴,包括监察法的建构、群众参与的重要性、监察权的独立、监察权的归属及效能的发挥等。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91.49;K242
本文编号:2781305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91.49;K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宏;;唐代吏治法律制度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胡沧泽;唐代监察制度对皇帝的制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胡沧泽;唐代监察体制的变革[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陈瑾;;古代监察制度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2年07期
5 吴秀兰;论唐代监察制度的承续与完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2781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781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