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城市消防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1 11:24
   清代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变,城市管理在这一转变中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消防管理就有明显的体现。清代尤其是晚清,火灾发生非常频繁,其既有传统引火因素,又增添了新的火发因素,这使得火灾的应对——消防管理变得更为困难与复杂。在清代,官民采取了种种防火、救火、灾后管理措施抵御祝融之灾。 清代城市消防管理进入了一个新旧更迭的时期,其既是古代城市消防管理的延续,又开创了一个中国消防新时代。清人的消防意识、防火法令、管理机制都与古代消防管理一脉相承,带有很多传统的因素,消防管理实行的是行政、军事、消防治安一体化管理玉社会自发管理并存。到了晚清,面对城市的快速发展,火灾出现新情况,不管是消防意识还是法制、具体管理措施都出现了新的内容,比如有识之士纷纷涉入城市消防管理的探讨;防火法令增添了新的内容,而且更为具体化;灾后管理出现保火险等等。城市消防管理在此基础上逐渐走入有序化。 清代城市消防管理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城市迅速发展引起的。这一变化最明显的当属城市消防组织的变化。官办消防组织由传统的救火兵丁变化为消防警察,民办消防组织在逐渐勃兴的士绅的带领下,发展尤为迅速。清末,这两种消防力量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官、民力量互为消长,天津、重庆、成都等城市官方消防组织逐渐占据了城市消防管理的主导地位,而在上海、苏州等城市民间消防组织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在变化过程中,清代城市消防管理体现了近代城市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城市近代
【学位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K249
【部分图文】:

清代城市消防管理研究


战争导叙的火灭数

人力,谕旨,巴县,消防装备


分贮各门,令文武各官派定人役。”,“联屡降谕旨各地方有司预备救至延烧房屋千余间之多。是该地方救火。常德如此,则他省地方可以类推。著二家失火而延烧多户者,定将该地方官械的传入,城市消防装备得到更大的发锣、行号、火把和油灯、梯子、警铃、灯、防火背心等消防装备外,己经广泛本传入,一到中国就因其比哪筒更为先火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巴县档月十三日晚间新丰街之都益店,彼时若胡底耳。”2由于洋龙灭火效果好,在全国重庆在成都,-

分布图,天津,分布图


图5天津水会分布图图片来源:关文斌著,刘海岩译:《乱世:天津混混儿与近代中国的城市特性》,《城市史研究》第,7一18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消防网络。根据19n年的统计,老城区共有水会59个,租界有12个,共71Z卜l2又。天津水会是传统的民办水会,由绅商、市民构成,并自发形成了一定的管理模式。水会的首领称会头或会首,直接参与救火的成员称伍善,筹集稿劳、递送茶水、负责财务或出钱不出力的成员称文善。规模较大的水会称首局,较小者称分局。从人员构成来看,水会成员多数是从事搬运或做生意者,“半属负戴、贸易之人。”2之后,救火会形成了一定的章程。“详立条约,遇灾即鸣锣传递,顷刻奔集灾所。与会者半届负载贸易之人,闻声皆奋勇往救。置其货物于不顾,街市人每代为守护。火既熄,乃缓鸣锣,按道里远近分次序而散,一方赖之(即留下守护)”。’天津的一些救火会内还附设“挠钩会”,专门负责在火场上破拆房屋,以切断火路。发生火灾时,救火会不仅“一呼百应”,灭火得法,而且注意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苏全有;王世超;;晚清消防组织刍议[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志军;官民之间:苏州民办消防事业研究(1913-1954年)[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潘春燕;宋代消防制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琼;1945年8月-1949年5月武汉消防事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俊梁;开埠以来重庆城市街道变迁研究(1891年—1945年)[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23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823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4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