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中农业管理制度探讨

发布时间:2020-10-13 06:21
   本文对《周礼》中的土地分配、农业管理以及农业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考证,从而使我们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周礼》中的土地分配制度包括土地分配方式、农民受田的标准、土地公有定期轮换等等。 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包括对劳动者的人身控制、对生产工具和六畜的定时简稽、组织农业生产互助、制定赋税和徭役征发制度。及促进农业生产的奖惩措施等等。 农业生产技术则表现为对土地质量的辨别及相应的改良措施、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水利灌溉和排涝技术,除草和防虫灭虫技术,对气候的观测等等。这一系列技术,国家都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并以法令的形式传播给农民,指导农业生产。 尽管《周礼》中的记载带有一定程度的理想化色彩,但通过与其他先秦文献及出土资料的比较,我们发现《周礼》以上三个方面的记载,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中后期到战国时期的农业管理制度。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329;K225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第1章 前言
    1.1 《周礼》中农业管理史料的特点
        1.1.1 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1.1.2 内容比较全面
        1.1.3 有不少专门的农业管理职官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土地制度
        1.2.2 农官制度
        1.2.3 赋税管理
        1.2.4 荒政
        1.2.5 农业技术
    1.3 写作思路
第2章 《周礼》中的土地分配制度
    2.1 《大司徒》中的土地分配方式
        2.1.1 授田地域
        2.1.2 授田数量
    2.2 《遂人》中的土地分配方式
        2.2.1 授田地域
        2.2.2 授田数量
    2.3 《小司徒》中的土地分配方式
    2.4 《载师》中的任土之法
        2.4.1 以廛里任国中之地,以场圃任园地
        2.4.2 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
        2.4.3 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
        2.4.4 以公邑之田任甸地
        2.4.5 以家邑之田任稍地
        2.4.6 以小都之田任县地
        2.4.7 以大都之田任畺地
    2.5 《周礼》中土地分配制度的特点
        2.5.1 土地公有
        2.5.2 每户百亩
        2.5.3 注重公平
        2.5.4 自爰其处
        2.5.5 国野有别
第3章 农业生产管理
    3.1 严格控制劳动人口和生产工具
        3.1.1 严格户籍管理
        3.1.2 定时检查农具
    3.2 组织农民进行生产
        3.2.1 合耦于锄
        3.2.2 移用其民,以救其时事
    3.3 合理确定力役征发标准
        3.3.1 以家庭人口数确定力役人数
        3.3.2 野人力役轻,国人力役重
    3.4 保证田宅授予,促使人口繁育
    3.5 制定合理的赋税政策
        3.5.1 赋税的种类
        3.5.2 赋税的征收原则
        3.5.3 赋税政策的制定依据
    3.6 田间疆界的管理
    3.7 对生产不力者的处罚
        3.7.1 宅不毛者,有里布
        3.7.2 田不耕者,出屋粟
        3.7.3 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
        3.7.4 不畜者祭无牲
第4章 《周礼》中的农业生产技术
    4.1 农业技术的种类
        4.1.1 灌溉
        4.1.2 排水
        4.1.3 除草
        4.1.4 土质辨别与土地改良
        4.1.5 预测水旱灾害
        4.1.6 预测四时节气
        4.1.7 保护庄稼
    4.2 与农业有关的巫术
        4.2.1 禳旱祈雨
        4.2.2 占卜收成
    4.3 农业技术的传播
小结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标中;《周礼》中的粮食经济思想[J];商业研究;2001年05期

2 傅文;;从贡、助、彻看夏、商、西周的赋税制度[J];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3 徐喜辰;;贡助彻论释[J];吉林师大学报;1979年01期

4 姚顺滨;;谈《周礼》中的地图[J];地图;1990年02期

5 游进;"井田制"的是与非[J];鄂州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6 蔡元土;井田制演变过程试探[J];福清师专学报;1982年02期

7 朱宏斌,樊志民;秦农业地域拓展与农业生产结构之演替[J];古今农业;2000年01期

8 卜凤贤;周秦两汉时期农业防灾抗灾技术措施[J];古今农业;2001年02期

9 朱宏斌;论战国秦汉时期边地农业开发[J];古今农业;2002年02期

10 宫长为;《周礼》书中的大宰与小宰[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景书;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2 李亚光;周代荒政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田富强;《史记》农史信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2 赵伟艳;论“新甿”[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宋文红;中国古代农业法律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38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838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7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