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元氏政治地位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9 16:41
元氏是北朝胡姓的代表姓氏。本文以唐代元氏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仕宦和婚姻情况的研究,以分析其在政治地位的变迁。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通过唐人对元氏族源的叙述,以反映唐代元氏的身份认同问题。对于元氏族源,唐人所修史书秉持北朝“黄帝族源说”,此说法也得到唐代元氏墓志的印证。为增强在唐政权中的声望,元文、元白泽、元岩、元荣、元祥、元盛等元氏支系成员都将自身描述为黄帝后裔。第二章主要论述唐以前元氏的政治境遇。北魏太和改制,元氏成为北朝门阀体系之首,同时对元氏内部进行了一次分化,一是非道武帝拓跋珪子孙的元氏被降爵,成为普通贵族;二是以献文七王为代表的宗室地位提高,并成为巩卫帝室的重要力量。齐、周、隋政权中,元魏帝室以及与之关系较近的宗室后裔,尤其是文成五王、献文六王、孝文五王后裔的发展皆受限制,至隋已经很少见到他们的身影。与元魏帝室关系较远的昭成帝子孙以及景穆帝时封王的宗室后裔,其发展则相对处于优势地位,尤以昭成帝之孙中常山王拓跋遵、陈留王拓跋虔、彭城公拓跋勃三个支系的发展更为持续、稳定。唐代可考的元氏亦以北魏昭成帝子孙以及景穆帝时封王的宗室后裔为主。本文第三章主要论述北魏昭成帝子孙后裔在唐代的婚宦情况;第四章则主要论述北魏明元帝、文成帝、景穆帝时封王的宗室后裔在唐代的婚宦情况。高祖至宣宗时期,元氏主要支系发展状况可分为三种类型:(一)不断衰落型,包括昭成帝之孙拓跋遵后裔元文、元经支系,明元帝之子乐安王范后裔元荣支系;(二)短暂兴盛型,包括文成王之子安乐王长乐后裔元祥支系,昭成帝之孙常山王遵后裔元慈、元祎支系;(三)稳定发展型,包括昭成帝之孙常山王遵后裔元盛、昭成帝之孙彭城公勃后裔元岩支系、景穆帝之子阳平王新成后裔元刿支系、景穆帝之子京兆王子推后裔元白泽支系。第五章主要从整体趋势来分析唐代元氏主要支系的婚宦情况。唐代元氏的发展与唐政权的兴衰较为一致,各支系主要活跃于高宗至顺宗时期。高祖至太宗时期,元氏总体入仕者不多,未能有成员进入中央高层决策机构;高宗至武周时期,元氏入仕者增多,并出现进入中央高层决策机构的成员;中宗至玄宗时期,元氏入仕整体情况发展至鼎盛,在入仕人数、任职等各方面都大为发展,更多的元氏得以进入中央高层决策机构,元氏政治地位提升;肃宗至顺宗时期,元氏入仕情况缩减,鲜有位居高位者;宪宗至宣宗时期,大部分元氏支系走向衰落,元盛、元岩、元刿、元白泽四个支系在仕宦中仍保持中上层文官之列。宣宗以后,文献中已经看不到元氏显赫人物的记载,所有元氏支系都走向衰落。元氏在唐联姻以东南吴姓、山东及关中郡姓等汉姓望族为主,与庶族同样存在着联姻关系,与胡姓的联姻较少。各支系中,元盛、元岩、元刿三个支系多与李氏、清河崔氏、河东裴氏、荥阳郑氏、京兆韦氏等汉族大姓联姻,处于上层贵族圈;元祎、元慈、元白泽、元祥四个支系出现少数与张氏、韦氏等汉姓望族联姻的情况,处于中下层士族圈;元文、元经、元荣三个支系未出现与汉姓望族联姻的情况,完全处于底层士族圈。其中,元刿支系与李唐皇室的联姻对其发展帮助最大;元盛、元岩支系与其他汉士族的联姻对其发展的作用则较为有限。总之,唐代元氏政治地位经历了“衰—盛—衰”的转变。唐前期,元氏凭借门荫仍能在政权中占据一定地位;唐中后期,元氏的发展主要依靠个人能力,在科举中占据优势的元盛、元岩、元刿、元白泽支系发展最为持久、稳定。元氏在唐代士族化的过程中,其家族文化由尚武转变为崇文,并与汉文化逐渐趋同。但是元氏未能像其他士族一样出现具有持续顽强生命力的支系,唐末五代,元氏即失去了其作为士族的社会声望与政治地位。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K24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运用
第一章 唐人有关元氏起源的叙事
第一节 唐人编撰南北朝、隋史书中对元氏起源的记载
第二节 唐代墓志所见关于元氏起源的记载
小结
第二章 先唐时期元氏政治境遇
第一节 太和改制后元氏在北朝门阀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节 北齐、北周、隋政权中元氏境遇
一.北齐政权中的元氏
二.北周政权中的元氏
三.隋政权中的元氏
小结
第三章 入唐元氏主要支系婚宦考述(上)——以北魏昭成帝子孙为中心
第一节 入唐元氏主要支系及其主要活动时间幅度
第二节 常山王拓跋遵后裔入唐各支系婚宦情况
一.元文支系
二.元盛支系
三.元经支系
四.元祎支系
五.元慈支系
第三节 彭城公拓跋勃后裔入唐婚宦情况
第四章 入唐元氏主要支系婚宦考述(下)——以北魏明元帝、景穆帝、文成帝子孙为中心
第一节 乐安王拓跋范后裔入唐婚宦情况
第二节 阳平王拓跋新成后裔入唐婚宦情况
第三节 京兆王拓跋子推后裔入唐婚宦情况
第四节 安乐王拓跋长乐后裔入唐婚宦情况
小结
第五章 入唐元氏主要支系婚宦总况分析
第一节 入唐元氏主要支系仕宦总况分析
一.从官品来看元氏任职情况
二.从职事来看元氏任官情况
三.从入仕情况看元氏家风由尚武向崇文的转变
第二节 入唐元氏主要支系婚姻总况分析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唐代元氏及与其相关墓志
附录二 入唐元氏世系整理
后记
本文编号:2847456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K24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运用
第一章 唐人有关元氏起源的叙事
第一节 唐人编撰南北朝、隋史书中对元氏起源的记载
第二节 唐代墓志所见关于元氏起源的记载
小结
第二章 先唐时期元氏政治境遇
第一节 太和改制后元氏在北朝门阀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节 北齐、北周、隋政权中元氏境遇
一.北齐政权中的元氏
二.北周政权中的元氏
三.隋政权中的元氏
小结
第三章 入唐元氏主要支系婚宦考述(上)——以北魏昭成帝子孙为中心
第一节 入唐元氏主要支系及其主要活动时间幅度
第二节 常山王拓跋遵后裔入唐各支系婚宦情况
一.元文支系
二.元盛支系
三.元经支系
四.元祎支系
五.元慈支系
第三节 彭城公拓跋勃后裔入唐婚宦情况
第四章 入唐元氏主要支系婚宦考述(下)——以北魏明元帝、景穆帝、文成帝子孙为中心
第一节 乐安王拓跋范后裔入唐婚宦情况
第二节 阳平王拓跋新成后裔入唐婚宦情况
第三节 京兆王拓跋子推后裔入唐婚宦情况
第四节 安乐王拓跋长乐后裔入唐婚宦情况
小结
第五章 入唐元氏主要支系婚宦总况分析
第一节 入唐元氏主要支系仕宦总况分析
一.从官品来看元氏任职情况
二.从职事来看元氏任官情况
三.从入仕情况看元氏家风由尚武向崇文的转变
第二节 入唐元氏主要支系婚姻总况分析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唐代元氏及与其相关墓志
附录二 入唐元氏世系整理
后记
本文编号:2847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847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