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山西进士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6 22:15
  清代山西进士的研究对丰富山西史、地方史及科举史,弥补官方文献对地方科举记载缺失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自顺治三年(1646)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268年的历史中,科举会试共开112科,取士26747名。其中山西籍进士1409名,超过了前朝,实现了自科举创制1300年来,发展历程中取士最多的纪录。从此时山西进士的分布来看,可划分为时间与空间两类。时间上,从三个不同阶段,呈现出了进士人数总体下滑的趋势。空间上,人数由南向北逐渐递减,不论是整体还是府、州、县内部都存在着极不平衡性。清代山西进士的平均中式年龄在33.18岁,其中处于30-39岁之间的人数高达72%。从清代山西进士的任官情况来看,正四品到正七品间的官员占到了绝大多数,且中央官员又少于地方官员,不及后者之1/4。清代户口没有了籍与贯的明确区分,但平民成为清代山西进士出身各阶级中占比最少的群体,社会流动性大大减弱。相比其它各省,清代山西进士人数位居全国第七,科举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他们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还是在地方社会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二、国内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三、本课题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四、本课题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清代科举选官与山西社会
    第一节 清代的科举选官
        一、清代的科举概况
        二、清代的选官制度
    第二节 清代的山西社会
        一、特殊的自然环境
        二、独特的人文风貌
第二章 清代山西进士的构成及其特点
    第一节 清代山西进士的构成
        一、清代山西进士的数量
        二、清代山西进士的分布
    第二节 清代山西进士的特点
        一、出身状况
        二、平均中式年龄
        三、任官状况
第三章 清代山西进士的地位及贡献
    第一节 清代山西进士的地位
        一、在山西历朝中的地位
        二、在清代各省中的地位
    第二节 清代山西进士的贡献
        一、政治贡献
        二、军事贡献
        三、文化贡献
        四、社会贡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2920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920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f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