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初诗歌与科举制度之关系
发布时间:2020-12-20 11:53
科举与文学的关系是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前辈学者在这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对于唐宋而言,明清科举与文学的研究深度还不够。因此,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大量收集清代诗文别集及史料笔记中的相关资料,试图重现科举制度影响下清代诗歌生存的环境。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以八股取士为时代特征的清代科举制约了清代诗人的诗歌积累并影响了清初诗歌的诗风;由于八股文与诗歌存在结构上的共通性,清初诗人常以八股文法学为诗歌;对清代科场加试试帖诗进行了探讨,并研究清初诗赋在各类考试中运用的情况。通过这些相关命题的论述,指出清代科举制度对清初诗歌造成的种种影响,但并不是造成诗歌成就不高的主要原因。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清代科举制度的概述
一、清代科举制度的时代特征
二、科举制度对诗风的影响
第二章 清代科举制度下的诗歌
一、八股文与科举考试
二、科举对清初诗歌审美特质的影响
三、八股文与诗歌的内在联系
第三章 清代科场加试试帖诗始末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举阴影中的明清文学生态[J]. 蒋寅. 文学遗产. 2004(01)
[2]简论八股文对文学创作与文人心态的影响[J]. 吴承学. 文艺理论研究. 2000(06)
[3]明代八股文文体散论[J]. 吴承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6)
[4]一个期待关注的学术领域─—明清诗文研究三人谈[J]. 吴承学,曹虹,蒋寅. 文学遗产. 1999(04)
[5]八股文与中国文学[J]. 孔庆茂. 江海学刊. 1999(03)
[6]起承转合:机械结构论的消长──兼论八股文法与诗学的关系[J]. 蒋寅. 文学遗产. 1998(03)
[7]律赋与八股文[J]. 邝健行. 文史哲. 1991(05)
[8]宋元的时文——八股文的雏形[J]. 朱瑞熙. 历史研究. 1990(03)
博士论文
[1]明代八股论评试探[D]. 潘峰.复旦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27818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清代科举制度的概述
一、清代科举制度的时代特征
二、科举制度对诗风的影响
第二章 清代科举制度下的诗歌
一、八股文与科举考试
二、科举对清初诗歌审美特质的影响
三、八股文与诗歌的内在联系
第三章 清代科场加试试帖诗始末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举阴影中的明清文学生态[J]. 蒋寅. 文学遗产. 2004(01)
[2]简论八股文对文学创作与文人心态的影响[J]. 吴承学. 文艺理论研究. 2000(06)
[3]明代八股文文体散论[J]. 吴承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6)
[4]一个期待关注的学术领域─—明清诗文研究三人谈[J]. 吴承学,曹虹,蒋寅. 文学遗产. 1999(04)
[5]八股文与中国文学[J]. 孔庆茂. 江海学刊. 1999(03)
[6]起承转合:机械结构论的消长──兼论八股文法与诗学的关系[J]. 蒋寅. 文学遗产. 1998(03)
[7]律赋与八股文[J]. 邝健行. 文史哲. 1991(05)
[8]宋元的时文——八股文的雏形[J]. 朱瑞熙. 历史研究. 1990(03)
博士论文
[1]明代八股论评试探[D]. 潘峰.复旦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27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927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