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官制、爵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8 09:00
东汉末年,皇权衰落,政局动荡,地方割据,社会混乱。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国家的官制、爵制也有所变化。在官制方面,建安元年,袁绍在被封为太尉时,认为自己的“班”位低于任大将军的曹操,而心生不满,最终曹操让大将军于袁绍。这是因为在东汉时期,三公地位衰落,大将军的地位逐渐超过三公。建安十三年,汉廷罢三公,置丞相和御史大夫,而曹操为丞相。在这之前,董卓曾任相国。在东汉时期,为了加强皇权,中央不设丞相与相国。而董卓任相国和曹操任丞相是为了专权,使自己凌驾于百官之上,且此时的丞相还拥有了军权。建安二十四年,夏侯惇以为汉官为耻,希望进入魏官体系。曹操从当司空、丞相时就有属于自己的官僚体系,魏国建立后,这个体系更加完整。与之相对应的是汉廷的中央官僚体系越来越不完整。在爵制方面,献帝时期的爵位授予大体上延续了东汉制度。但封侯现象泛滥,而大多没有实际权力,这多为权臣的政治统治手段。建安二十年,曹操对爵制进行了改革,新置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五大夫四等,与列侯、关内侯共构成六等。这些爵称被魏晋吸收继承,曹丕代汉后,官员的爵位也发生改变,从汉爵转为魏爵。此外曹魏也不断对爵制进行改革。在东汉末年,王朗、董昭等主张...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官制相关问题
第一节 论“绍耻班在公下”
一 三公演变
二 三公与大将军地位变化
第二节 “以公为丞相”辨
第三节 析“耻为汉官”
一 魏国官员
二 魏官与汉官
第二章 爵制相关问题
第一节 献帝时期爵位授予
第二节 曹操的爵制改革
一 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 实际授予情况
三 从汉爵到魏爵
第三节 曹操封“魏公”、“魏王”
一 东汉末关于“封建”的讨论
二 曹操封魏公
三 曹操封魏王
四 其他封王现象
第三章 官制、爵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东汉末年的“名分”观念
第二节 挟天子以令诸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十等爵确立与秦汉爵制分层的发展[J]. 孙闻博.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01)
[2]两汉关内侯的爵位继承[J]. 师彬彬. 许昌学院学报. 2015(04)
[3]王粲《爵论》评议——兼论军功爵制的废除[J]. 朱绍侯. 军事历史研究. 2015(03)
[4]曹操“魏公”之封与汉魏禅代“故事”——兼论汉魏封爵制度之变[J]. 杨英.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5]诸葛亮“限之以爵”及蜀汉封爵制考析[J]. 谭良啸,溪奕.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4(07)
[6]曹魏代汉前的政治运作[J]. 朱子彦. 史林. 2012(05)
[7]从汉官爵到魏官爵:曹氏父子建国的道路[J]. 刘啸. 史学月刊. 2012(07)
[8]曹魏爵级及授与情况探讨[J]. 鲁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04)
[9]魏晋交替之际的封爵制度[J]. 董慧秀.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0(12)
[10]论曹操的政治举措、文化品格及其历史影响[J]. 王永平.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博士论文
[1]两汉列侯问题研究[D]. 秦铁柱.南开大学 2014
[2]爵制与秦汉社会研究[D]. 王玉喜.山东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三国志》曹操史料研究[D]. 张弓.华中师范大学 2011
[2]曹操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 叶少杰.重庆师范大学 2011
[3]二十等到五等[D]. 刘兵.山西大学 2008
[4]秦汉爵制问题再探讨[D]. 杨媚.西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43477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官制相关问题
第一节 论“绍耻班在公下”
一 三公演变
二 三公与大将军地位变化
第二节 “以公为丞相”辨
第三节 析“耻为汉官”
一 魏国官员
二 魏官与汉官
第二章 爵制相关问题
第一节 献帝时期爵位授予
第二节 曹操的爵制改革
一 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 实际授予情况
三 从汉爵到魏爵
第三节 曹操封“魏公”、“魏王”
一 东汉末关于“封建”的讨论
二 曹操封魏公
三 曹操封魏王
四 其他封王现象
第三章 官制、爵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东汉末年的“名分”观念
第二节 挟天子以令诸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十等爵确立与秦汉爵制分层的发展[J]. 孙闻博.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01)
[2]两汉关内侯的爵位继承[J]. 师彬彬. 许昌学院学报. 2015(04)
[3]王粲《爵论》评议——兼论军功爵制的废除[J]. 朱绍侯. 军事历史研究. 2015(03)
[4]曹操“魏公”之封与汉魏禅代“故事”——兼论汉魏封爵制度之变[J]. 杨英.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5]诸葛亮“限之以爵”及蜀汉封爵制考析[J]. 谭良啸,溪奕.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4(07)
[6]曹魏代汉前的政治运作[J]. 朱子彦. 史林. 2012(05)
[7]从汉官爵到魏官爵:曹氏父子建国的道路[J]. 刘啸. 史学月刊. 2012(07)
[8]曹魏爵级及授与情况探讨[J]. 鲁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04)
[9]魏晋交替之际的封爵制度[J]. 董慧秀.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0(12)
[10]论曹操的政治举措、文化品格及其历史影响[J]. 王永平.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博士论文
[1]两汉列侯问题研究[D]. 秦铁柱.南开大学 2014
[2]爵制与秦汉社会研究[D]. 王玉喜.山东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三国志》曹操史料研究[D]. 张弓.华中师范大学 2011
[2]曹操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 叶少杰.重庆师范大学 2011
[3]二十等到五等[D]. 刘兵.山西大学 2008
[4]秦汉爵制问题再探讨[D]. 杨媚.西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43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943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