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焦氏易林》看汉代人的“西域”认知
发布时间:2021-01-05 19:14
在《焦氏易林》成书的时代,"西域"概念开始被汉代人提出,西域开始进入汉代人的视野。汉朝在与西域诸国的频繁接触中,对西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带有浓厚民间文化色彩的《焦氏易林》也有对"西域"的丰富认知。《焦氏易林》对"安息""康居""大宛""乌孙"的相关记载,展现的是汉代人有关西域的政治地理与民族地理认知,体现了汉代人以"西域"为参照对象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对"昆仑""玉山""玉泉""玉门""玉关"与"西王母"的相关记载,展现的是汉代人有关"西域"的自然地理和文化地理认知。这种认知不局限于科学知识层面,更多是在深层文化价值信仰结构层面对"西域"的一种体认。
【文章来源】:西域研究.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焦氏易林》成书时代汉朝与西域的关系
二、《焦氏易林》所载“安息”“康居”“大宛”与“乌孙”
三、《焦氏易林》中的“昆仑”“玉山”“玉泉”“玉门”与“玉关”
四、《焦氏易林》所见“王母”与“西王母”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隔绝羌胡”与“通货羌胡”:丝绸之路河西段的民族关系[J]. 王子今. 西域研究. 2019(01)
[2]汉代的“汉人”称谓与“汉人”认同[J]. 刘志平. 人文杂志. 2018(12)
[3]玉门、玉门关名义再思考——第十二次玉帛之路考察札记[J]. 叶舒宪. 民族艺术. 2018(02)
[4]河出昆仑神话地理发微[J]. 叶舒宪. 民族艺术. 2016(06)
[5]昆仑地名与昆仑文化——西域最早的汉语地名考释[J]. 牛汝辰. 测绘科学. 2016(01)
[6]玉门关历史变迁考[J]. 李并成.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7]前张骞的丝绸之路与西域史的匈奴时代[J]. 王子今. 甘肃社会科学. 2015(02)
[8]《焦氏易林》所见西汉农业自然灾害及牛耕和粮食亩产量[J]. 刘志平.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05)
[9]简论敦煌悬泉汉简《康居王使者册》及西汉与康居的关系[J]. 郝树声. 敦煌研究. 2009(01)
[10]玉门关名义新探——金关、玉门二名互匹说[J]. 李正宇,李树若. 敦煌学辑刊. 2005(01)
本文编号:2959154
【文章来源】:西域研究.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焦氏易林》成书时代汉朝与西域的关系
二、《焦氏易林》所载“安息”“康居”“大宛”与“乌孙”
三、《焦氏易林》中的“昆仑”“玉山”“玉泉”“玉门”与“玉关”
四、《焦氏易林》所见“王母”与“西王母”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隔绝羌胡”与“通货羌胡”:丝绸之路河西段的民族关系[J]. 王子今. 西域研究. 2019(01)
[2]汉代的“汉人”称谓与“汉人”认同[J]. 刘志平. 人文杂志. 2018(12)
[3]玉门、玉门关名义再思考——第十二次玉帛之路考察札记[J]. 叶舒宪. 民族艺术. 2018(02)
[4]河出昆仑神话地理发微[J]. 叶舒宪. 民族艺术. 2016(06)
[5]昆仑地名与昆仑文化——西域最早的汉语地名考释[J]. 牛汝辰. 测绘科学. 2016(01)
[6]玉门关历史变迁考[J]. 李并成.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7]前张骞的丝绸之路与西域史的匈奴时代[J]. 王子今. 甘肃社会科学. 2015(02)
[8]《焦氏易林》所见西汉农业自然灾害及牛耕和粮食亩产量[J]. 刘志平.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05)
[9]简论敦煌悬泉汉简《康居王使者册》及西汉与康居的关系[J]. 郝树声. 敦煌研究. 2009(01)
[10]玉门关名义新探——金关、玉门二名互匹说[J]. 李正宇,李树若. 敦煌学辑刊. 2005(01)
本文编号:2959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959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