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呼伦贝尔军屯筹议始末

发布时间:2021-01-17 09:32
  <正>康熙二十八年(1689)《尼布楚条约》规定:"将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为界,河之南岸属于中国,河之北岸属于鄂罗斯。"(1)这样,额尔古纳河便成为中俄两国的界河,清政府在该河以东、以南呼伦贝尔地方的主权进一步得到明确。清代呼伦贝尔属黑龙江将军辖地,其范围东南起大兴安岭,西北抵额尔古纳河,西南至克鲁伦河下游、呼伦湖一带,南以喀尔喀河、贝尔湖为限,"北控 

【文章来源】:历史档案.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动议缘起
二筹划经过
三停办原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康熙朝黑龙江驻防八旗“穷索伦”、站丁牛录考[J]. 金鑫.  民族研究. 2014(05)
[2]雅克萨之战前后的达斡尔五百官兵考述[J]. 金鑫.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1(01)
[3]论清代呼伦贝尔地方的旗兵制度及其特征[J]. 阿鲁贵·萨如拉.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0(01)
[4]清代呼伦贝尔地区的两次移民与得失[J]. 奇文瑛.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1(01)
[5]原索伦部部分兵丁驻防呼伦贝尔史迹[J]. 莫日根迪,宾巴.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 1988(04)

博士论文
[1]雍正乾隆时期呼伦贝尔八旗历史研究[D]. 包梅花.内蒙古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82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982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c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