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集》案新论
发布时间:2021-02-14 18:28
学者多将《南山集》案视作典型的压制思想的文字狱案,但如果考虑到此案发生于康熙后期立储之争的白热化阶段,所涉人物关系微妙且政治立场十分鲜明,以及案件处理结果较其他文字狱案过于轻微等因素,就可以看出,此案不但迥异于普通的文字狱案,更绝非偶然因素下发生的孤立事件,而应当与发生在康熙末年的夺嫡之争有着莫大的关联。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5(02)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储位之争与《南山集》案所涉人物之归类
二、夺嫡之争与《南山集》案发生和结案时间之微妙
三、《南山集》案性质之再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戴名世研究回顾与展望[J]. 霍省瑞.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2]从噶礼——张伯行互参案看康熙的“满汉一体”论[J]. 成积春.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7(11)
[3]从新发现的档案谈戴名世《南山集》案[J]. 张玉. 历史档案. 2001(02)
[4]戴名世死因新说[J]. 卢佑诚. 武陵学刊. 1997(01)
[5]噶礼张伯行互参案述论[J]. 范金民,孔潮丽. 历史档案. 1996(04)
[6]戴名世新论[J]. 朱端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5)
[7]《南山集》案的透视[J]. 王树民. 江淮论坛. 1986(03)
[8]《古史诗鍼》应是戴名世所作[J]. 许永璋. 文学遗产. 1985(04)
[9]一位文化志士的历史足迹——纪念戴名世赴难二百七十周年[J]. 石钟扬,徐文博. 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02)
本文编号:3033653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5(02)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储位之争与《南山集》案所涉人物之归类
二、夺嫡之争与《南山集》案发生和结案时间之微妙
三、《南山集》案性质之再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戴名世研究回顾与展望[J]. 霍省瑞.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2]从噶礼——张伯行互参案看康熙的“满汉一体”论[J]. 成积春.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7(11)
[3]从新发现的档案谈戴名世《南山集》案[J]. 张玉. 历史档案. 2001(02)
[4]戴名世死因新说[J]. 卢佑诚. 武陵学刊. 1997(01)
[5]噶礼张伯行互参案述论[J]. 范金民,孔潮丽. 历史档案. 1996(04)
[6]戴名世新论[J]. 朱端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5)
[7]《南山集》案的透视[J]. 王树民. 江淮论坛. 1986(03)
[8]《古史诗鍼》应是戴名世所作[J]. 许永璋. 文学遗产. 1985(04)
[9]一位文化志士的历史足迹——纪念戴名世赴难二百七十周年[J]. 石钟扬,徐文博. 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02)
本文编号:3033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033653.html